[发明专利]中文输入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49497.9 | 申请日: | 200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2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彭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驷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文 输入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入方法,特别是指一种不需通过选择字音而利用中文字读音实现输入的中文输入法。
背景技术
随着3C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科技产品的高度需求,使得不管在个人计算机、移动通信装置甚至是各种多媒体影音播放装置都已成为近几年来相当普遍且为大众所接受的产品。并且随着整合芯片及封装技术日益进步,使得原本已整合多种功能的产品在体积上更得以大幅缩小而使外观更加精美。
然而在上述各种产品中,往往是需要搭配输入界面装置来进行文字或符号的输入,而以中文文字来讲,就会产生不同的中文输入法供使用者选择,但每一种中文输入法所需搭配使用的按键及字码不尽相同,因此基于华人的用字与读音习惯,在中国台湾地区主要是采用国语注音输入法,在中国大陆地区则以汉语拼音输入法为主,然而各种产品的输入界面装置的按键数量多少不同甚至在排列上也不同,因此当使用者在使用不同产品时便必须重新适应,因而造成使用者在输入上的困扰。以目前输入接口装置的按键的排列如下所示:标准注音计算机键盘、倚天注音计算机键盘、许氏计算机键盘、QWERTY注音键盘(各厂商的排列又略有不同)及手机注音键盘等,其中手机注音键盘又可分为智能输入及非智能输入两种。
但通过以上的按键盘列方式所进行中文输入的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必须确定中文字唯一字音的步骤,例如:以使用国语注音的使用者,注音符号含声调共有42个符号,而英文字母只有26个字母,所以在一般惯用的标准注音计算机键盘上,必须使用到数字按键及标点符号按键才能实现,造成使用者在使用上,如果中文输入模式要输入数字或符号时相冲突,必须切换输入模式或是以Shift按键来解决;而在QWERTY键盘上,势必在一个英文字母按键上分别代表两个注音符号才能实现,如此造成使用者在使用上以类似Shift按键的方式来解决,亦即有某些注音符号需要按两个按键才能输入;更在类似手机的数字键盘上,早期以重复按某个按键来输入注音符号,有些智能中文输入法(如:T9输入法)虽然不必重复键入按键,也就是一个注音符号按一下,但是造成使用者相对比较难寻找注音符号的位置,以及在部分情况下,在输入完注音符号后,因为有冲码情形,所以仍必须选择所输入的中文的唯一字音之后,才能选择欲输入的中文字。
因此,不管使用计算机键盘或是QWERTY键盘的输入法,都是以若干按键,对应中文的声母、韵母、声调等,以实现使用者输入完字音的声母韵母,进行唯一确定中文字的字音,之后出现所有同音字作为候选字,供使用者选择所欲输入的中文字;而使用类似手机的数字键盘的输入法,也是以若干按键,对应中文的声母、韵母、声调等,以连续按按键的方式,实现使用者输入完字音的声母韵母时,唯一确定中文字的字音,之后出现所有同音字作为候选字,供使用者选择所欲输入的中文字;再若是以智能输入方式,虽不需重复键入按键,但是如果有不同字音的可能时,则仍必须先选字音之后才出现所有同音字作为候选字,供使用者选择所欲输入的中文字。
此外,对于其它以英语字母为基础的输入法,如中国台湾的通用拼音、中国大陆地区的汉语拼音,采用的输入符号为26个英文字母,虽然与国际标准键盘相同避免了符号排列不统一的问题,但是相对于注音输入法而言,却造成所需输入的按键数变多,如:“中”汉语拼音为“Zhong”,所需要键入按键数目为五个;而注音“ㄓㄨㄥ”键入按键数目则为三个。因此产生汉语双拼输入法,虽已降低键入数,但是却又因此造成输入符号增加至54个,且一大部分的符号位置与英文字母位置并无关连性,造成学习上的障碍。
由此可知,对于现有的中文输入法而言,其确定唯一中文字音的步骤存在各种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以英文26个字母为基础,按发音近似的原则,将输入符号排列其中,以便于记忆及符合国际键盘标准,再利用大部分的中文同音字之中,常用字并不多的特性,降低键入按键数目,将每一中文字以少于或等于国语注音所需键入数目(当然更少于汉语拼音的键入数目),实现使用者能简易地输入中文字的目的,并且能加以节省输入界面装置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驷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驷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94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磨合金棒锤
- 下一篇:视频录制实时回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