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斜视角的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148091.9 | 申请日: | 2006-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1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彭旭辉;凌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3;G02F1/13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201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斜视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反射棱镜的斜视角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平板显示器的佼佼者,TFT-LCD目前已经逐渐占据了显示器领域的主导地位。但在观察大屏幕TFT-LCD时,人眼在屏幕中央与边缘的观察角度不一致,导致显示画面在亮度、色度、对比度等方面失真,并有可能严重影响其应用领域。大屏幕TFT-LCD目前多用于对可视角度要求相当严格的高端领域,如航空航天、医疗、图形图像处理等。
现有的常规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一定顺序的层叠结构,如图1所示,现有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部基板12、上偏振片11、上部透明电极ITO和取向膜13、液晶层18、封框胶14、下部透明电极ITO和取向膜15、下部基板16、下偏振片17、隔垫物19等。自然光通过下偏振片17后变为线偏振光,再经过液晶层18,从上偏振片11透出;在上下透明电极13和15之间加电压来改变液晶层18的液晶分子的指向矢方向,进而调节整个装置的光透过率情况,达到显示的目的。
通常,液晶显示装置都是为了满足正视角能有最大的亮度和对比度,这样处于液晶屏法线方向的观察者会获得最佳的显示效果。随着广视角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现在在不同的视角方向都能获得很好的显示效果。但是随着视角的扩大也带来了对个人隐私保护的难度。
业界相关公司研发的防窥片就做到了较好的隐私保护,但是其只能做到仅使正视角的观察者能够看到屏幕显示的信息,而偏离正视角一个角度就不能清晰的看到屏幕显示的信息。因此,这种结构不能够做到任意视角的保护,例如不能做到正视角的隐私保护。
当使用者需要在某些特定角度来浏览显示屏并清楚地获得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内容,而不希望在其他视角范围内的人也看到显示屏上的内容时,现有技术就远远不能满足观察者的这种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工艺制程简单,视角更能满足特定要求的液晶显示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斜视角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调节其内部结构的设计参数,达到保护不同角度视角的隐私的目的,从而获得了特定角度的视角范围,克服了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和缺点而导致的众多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斜视角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夹在第一和第二基板间的液晶层。第一基板上设有若干透明电极及若干反射装置,透明电极与反射装置交替设置,第二基板设有若干反射电极及至少一个开孔,从光源射出的光通过第二基板的开孔经第一基板的反射装置反射到第二基板的反射电极上,再由反射电极把光反射到第一基板的透明电极并射出第一基板。
所述反射装置可以为反射棱镜,也可以为其他反射设备。
所述反射棱镜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
所述反射棱镜的截面图形间的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所述第二基板的反射电极与第一基板的透明电极根据两基板间的距离及反射装置产生反射光的角度对应设置。
所述反射装置的截面图形底边的长度、两基板间的距离、反射电极的宽度、透明电极的宽度按照对应关系设置。
所述反射装置的截面图形中的至少一个角的二倍与出射光同第一基板间的夹角互为余角。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能使观察者只能在特定的视角才能清晰的获得该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内容。这样既很容易的做到了正视角的隐私保护,并且可以做到其他不同多视角的隐私保护;又能很好的满足特定斜视角观察的需要。对现有技术未能达成解决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进来以提供对本发明进一步的理解,其被并入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文字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垂直于数据线方向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像素区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垂直于数据线方向断截面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附图中示出了它的示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80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