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磁推悬挂式燃气电机磁控安全阀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47875.X | 申请日: | 2006-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0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捷能环保高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3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331上海市普陀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磁推 悬挂 燃气 电机 安全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气电机阀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易燃易爆气体的管道、计量表具等场合使用的燃气电机安全阀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燃气电机阀,是由阀芯和阀体两大部件经过联接器构造为整体,但是,在IC卡燃气表中,把IC卡燃气表外壳视作阀体,其出气孔视为阀体出气孔,独立使用阀芯的已有实例,事实上,阀芯的性能、品质已成为构造燃气电机阀的关键技术,通常阀芯采用的技术方案主要有:直齿轮齿条传动和螺杆传动,它们包括:电机箱、电机安装在定位板上、传动件、阀门盖、密封件等。此类阀芯构造的阀门,其阀门盖与直齿轮齿条或螺杆直接相联,电机经变速装置与直齿轮齿条或螺杆联接,其工作过程是:在电机的带动下,经过直齿轮齿条或齿轮螺杆,驱动阀门盖位移完成开阀和关阀动作。由于该类结构活动的阀门盖与直齿轮齿条或螺杆、电机直接联接为整体,因此,密封措施不足以完全阻断电机与燃气之间的通道,故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电火花,一但与易燃易爆气体接触,极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同时受该类阀门的传动结构限制,开阀行程距离比较短,造成压力损耗比较大,又由于该类阀门盖在动作时摆动度比较大,不仅在关阀时阀门盖端面与阀门出气孔端面形成夹角,不足以两端面完全吻合,气密性能较差极易发生内泄漏,而且,容易“卡住”发生没有完全开启或完全关闭阀门盖的故障,导致故障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克服上述缺陷,完全隔断电机与燃气间的通道,增加开阀行程,降低压力损耗,提高阀门盖动作稳定度,减少内泄漏和降低故障率的燃气电机磁控安全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双磁推电机磁控阀芯技术构造的燃气电机磁控安全阀,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双磁推悬挂式燃气电机磁控安全阀,其阀芯的技术架构,见附图1“阀芯技术方案架构”,主要由:提供两组磁钢按照主磁钢3、副磁钢10、反推磁钢9自上而下的顺序排列呈两两相斥,构造成为开、关阀门的动力源机构,主磁钢3含有内螺纹、外壁设有主磁钢位移导轨2;提供一内壁设有主磁钢位移副导轨4的主磁钢位移箱5和匹配器11;所述的内壁设有主磁钢位移副导轨4的主磁钢位移箱5与电机箱1构造为全封闭电机箱;所述的电机6安装在定位板7上与旋入主磁钢3的螺纹传动轴8相联,和主磁钢位移副导轨4共同构造为可以驱动主磁钢3往复位移的电机螺旋传动机构,安置在全封闭电机箱的内腔,固定电机6的定位板7可以安装在电机箱1下方与主磁钢位移箱5的接合部位;所述的匹配器11与副磁钢10、阀门盖12共同构造为整体的、同步运动的阀门盖机构,悬挂在主磁钢位移箱5下方;所述的反推磁钢9固定在副磁钢下方呈同性相斥。
所述的一组磁钢起到了隔离作用,主、副磁钢间的磁场空间形成隔离带,电机螺旋传动机构密封在全封闭电机箱内腔,完全地、可靠地隔断电机与燃气间的通道,确保电机安全工作,同时又可以完全保证主、副磁钢之间的磁场作用力;所述的电机通电后的正、反向旋转,驱动主磁钢往复位移,电机的动能是主磁钢往复位移的原动力;所述的两组磁钢按照主磁钢、副磁钢、反推磁钢自上而下的顺序排列呈两两相斥,构造成为开、关阀门的动力源机构,主磁钢对副磁钢的磁场斥力,实现关阀,主、副磁钢之间失去磁场斥力,反推磁钢与副磁钢的磁场斥力,驱动阀门盖机构实现开阀,磁场力控制着关、开阀门,两组磁场斥力分别是关、开阀门的动力源;所述的主、副磁钢之间的磁场作用力,对开阀行程距离起主导作用,可以根据开阀行程需要,确定“两磁钢推斥点的间距”,正确选择主、副磁钢的磁场强度和反推磁钢的磁场强度,所谓的“两磁钢推斥点的间距”是指:主磁钢处在主磁钢位移箱内腔底部,主磁钢和副磁钢之间的磁场作用力,足以克服反推磁钢对副磁钢的磁场斥力,主磁钢推斥副磁钢同向运动,副磁钢距离主磁钢位移箱外底部最大值,阀门处于关阀状态,这时,主磁钢和副磁钢分别所处的位置称为“两磁钢推斥点”,主、副磁钢对应面的距离称“两磁钢推斥点的间距”;所述的阀门盖机构可以设置阀门盖机构位移导轨,以减小阀门盖动作时的摆动度,提高密封性、降低故障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捷能环保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捷能环保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78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