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变频压缩机的马达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146772.1 | 申请日: | 2006-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2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 发明(设计)人: | 萧泽良;余培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俊波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变频 压缩机 马达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马达机构,特别是关于一种可有效降低压缩机的高度,减少零组件及制造成本,并增进马达及压缩机的整体效益的直流变频压缩机的马达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冷冻空调的直流变频往复式压缩机,请参阅图1,低压低温冷媒气体先由外壳1上的冷媒吸入口2进入,然后进入进气容积室3再到达阀片座4的吸入通道,最后经由吸入通道进入汽缸5内部,进行活塞6的压缩过程。冷媒经过压缩机活塞6的压缩后变成高压高温冷媒,透过导管7进入高压高温吐出冷媒容积室8,最后高压高温冷媒从冷媒排出口9排出压缩机外。
然而,马达定子13是固定于压缩机内,而压缩机内的马达转子10则是使用偏心轴的设计来驱动活塞6等零件进行冷媒的压缩过程。由于马达转子10偏心轴的设计方式,必须在马达转子10上设置相对应的平衡配重设计,使马达转子10在转动时能达到转子动力平衡,以减少马达转子10的振动及噪音。在马达转子10上配置相对应的平衡配重,其做法是在马达转子10的上、下两端面上分别设置一适当平衡配重块,使马达在转动时能够达到转子动力平衡,如图2及图3A~3D所示。
请参阅图4,为现有直流变频压缩机的马达机构各元件合力的示意图,图中的F1为活塞6、连杆及偏心轴的总合成的离心力及等效作用力,F2为转子上平衡配重块11的离心力,而F3为转子下平衡配重块12的离心力。为了使压缩机内能达到转子动力平衡,上述图4中的合力及合力矩必须等于零以达到转子动力平衡。因合力必须等于零,所以F2=F1+F3。又因合力矩必须等于零,所以F2xL2=F1x(L1+L2)。上述F2=F1+F3,所以F2>F3,也就是H1>H2,上平衡配重块11的高度H1因此较下平衡配重块12的高度为高。
上述做法却存在着两个问题,其一是配重块的配置将会增加压缩机的高度,因此压缩机需占据更大的空间以容纳各相关零组件,无法设计成短小轻薄以增加竞争力;其二是上、下两平衡配重块及在马达转子两端面的固定装置,不但结构上较复杂且需要额外的零件加工及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压缩机的高度并减少零组件及制造成本,使压缩机变得更短小轻薄,同时又能增进马达的效益的直流变频压缩机的马达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直流变频压缩机的马达机构,包括一第一转子层,是由多数个第一转子单元堆叠而成,该第一转子单元表面每四分之一的区域上设有至少一可容置永久磁铁的磁铁槽,且于该第一转子单元其中之一的区域上设有多数个第一槽孔;一第二转子层,是由多数个第二转子单元堆叠而成,该第二转子单元表面每四分之一的区域上设有该磁铁槽;一第三转子层,是由多数个第三转子单元堆叠而成,该第三转子单元表面每四分之一的区域上设有该磁铁槽,且该第三转子单元设有多数个第三槽孔,该第三槽孔设置于与该第一槽孔相对的区域上,其中该第二转子层设于该第一、第三转子层间;及一轴孔,设于该第一、第二、第三转子单元的中心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直流变频压缩机的马达机构,包括多数个第四转子单元,该第四转子单元表面每四分之一的区域上设有至少一可容置永久磁铁的磁铁槽,且于该第四转子单元两个相对的区域上分别设有多数个第一槽孔及多数个第三槽孔;一第一转子层,是由该多数个第四转子单元堆叠而成,且该多数个第一槽孔内填充不导磁材料;一第二转子层,是由该多数个第四转子单元堆叠而成;一第三转子层,是由该多数个第四转子单元堆叠而成,且该多数个第三槽孔内填充不导磁材料,其中该第二转子层设于该第一、第三转子层间;及一轴孔,设于该第四转子单元的中心处。
综合上述,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效果是显著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直流变频压缩机的马达机构利用第一、第二、第三转子层来取代现有具有上、下平衡配重块的马达结构,透过不同高度的第一、第二、第三转子层组合而成的马达结构,达到压缩机内各元件的转子动力平衡,可降低压缩机的高度,减少零组件及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直流变频往复式压缩机的组装图。
图2为现有直流变频压缩机的马达机构的侧视图。
图3A、3B、3C、3D为平衡配重块的正视图与侧视图。
图4为现有直流变频压缩机的马达机构各元件合力的示意图。
图5A、5B、5C分别为本发明直流变频压缩机的马达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第二、第三转子的正视图。
图6为本发明直流变频压缩机的马达机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67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