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脂脱水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45658.7 | 申请日: | 200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4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臣 |
主分类号: | C11B3/16 | 分类号: | C11B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邹芳德 |
地址: | 028000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脂 脱水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脂加工机械,即一种油脂脱水机。
背景技术 油脂脱水,特别是豆油、葵花油、花生油等食用油的脱水,是油脂加工当中的重要环节。过去,食用油的脱水多采用热解法,就是把油加热100多度,使其中的水分蒸发出去,如目前的色拉油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脱水的。热解法的缺点除了消耗热能以外,还会造成油脂中的营养成分的破坏。为此,人们找到了一些低温脱水的方法。其中,最先进的是棉花过滤法。就是在一个底部设有漏孔的容器内,装入棉花,把油脂倒入容器中,因为棉花具有吸水拒油的特性,油脂中的水分吸入棉花,净油从漏孔流出。可是,棉花的吸水量是有限的,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必须停下来,由人把棉花取出来,通过挤压或甩干,去掉水分后,再放回容器重复利用。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解决油脂脱水的问题,可是,由于手工操作,工作效率很低,而且也不卫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代替手工操作,工作效率高,清洁卫生,脱水效果更好的低温油脂脱水机。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油脂脱水机,其特点是:这种脱水机有一个固定的外桶,外桶的桶壁密闭,下面有桶底,装在支架上。在外桶里面,装有一个四周开有多个通孔且可转动的转桶。外桶内壁与转桶外壁之间是一个环形间隙。转桶的中间装有一根进油管,进油管的管壁上设有多个供油孔,转桶和进油管之间,装有棉花过滤层。转桶的轴心上装有转轴,并通过传动装置与动力机的转动输出轮相联系。在转桶的下面,外桶桶底之上有一个环形的接油槽,接油槽的外环大于转桶的外径,处于外桶内径与转桶外径之间。接油槽向外接出放油管。外桶的桶底上设有排水管。工作时,油脂通过进油管的供油孔进入转桶,经过棉花层,水分被棉花吸收,油从转桶的通孔流出,沿转桶的外壁向下落入接油槽而被收集。当棉花吸水饱和后停止供油,开动动力机,带动转桶转动,把水从转桶的通孔甩出,冲到外桶内壁上下落,从桶底的排水管排出,然后再重复进行。
所说的转桶与进油管之间的棉花过滤层有两层以上,每层之间由滤筒相隔。
在所说的转桶里面的滤筒是由四周的筛网和下面的底板构成,滤筒至少有上下两层叠放在转桶里。
在所说的进油管的外面围有一个海绵套,海绵套的外面与棉花过滤层相接触。
在所说的进油管配有自动进油机。
所说的带动转桶转动的动力机的电动机。
在所说的放油管入口前设有油脂水分探测头,探测头与计算机程序控制系统相联系。
所说的自动进油机和电动机与所说的计算机程序控制系统相联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成的油脂脱水机,集油脂脱水和棉花脱水为一体,省略了手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既卫生,又方便,而且可以采用计算机程控系统控制作业,从而解决了油脂脱水的难题,所加工的食用油含水量及其相关指标均好于同类产品。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实施例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桶底的主视图;
图4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桶底的俯视图;
图5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接油槽的主视图;
图6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接油槽的俯视图;
图7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转桶的主视图;
图8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转桶的俯视图;
图9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滤筒的主视图;
图10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滤筒的俯视图;
图1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海绵套的主视图;
图1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海绵套的俯视图;
图13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进油管的主视图;
图14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进油管的俯视图;
图15是第二种实施例的自动控制程序框图;
图16是第二种实施例的硬件电路图。
图中可见:支架1,桶底2,接油槽3,外桶4,转桶5,通孔6,滤筒7,棉花过滤层8,海绵套9,进油管接头10,进油管11,供油孔12,转桶盖13,净油下落轨迹线14,滤筒底板15,水分抛落轨迹线16,电动机17,放油管18,传动带19,转轴20,轴承21,排水管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两种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臣,未经张建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56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稳定的桂哌齐特水溶性盐
- 下一篇:集团用户的信息通讯统一身份认证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