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钢轨钻孔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45516.0 | 申请日: | 2006-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1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吕成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成远 |
主分类号: | E01B31/06 | 分类号: | E01B31/06;B23B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3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钢轨 钻孔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孔设备,特别是一种新型钢轨钻孔机。
背景技术:
一般在铁路线路施工作业中,经常要对钢轨进行钻孔,为此,目前出现了多种钢轨钻孔机,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钢轨钻孔机功能单一,一台钻孔机只能适用于一种型号的钢轨,因此工作人员要为施工准备不同型号的钻孔机,非常麻烦;另外在钻孔时钻机进给导滑的效率低,很难控制好进给速度;同时,夹紧机构繁琐、不易操作,整台钻孔机的结构复杂、笨重,不但造成工作人员在赶往施工现场时携带非常不方便,而且在加工过程中也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钢轨钻孔机,其不仅功能多样化,而且可以大大提高钻机的导滑效率,同时,夹紧机构简单且极易操作,整台钻孔机的结构也非常简单紧凑、灵活轻便。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钢轨钻孔机,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下方的钻机、设于该钻机左端并控制其工作的动力装置、设于所述机架右端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右端的长板、固定设于该长板右端面的支架、与该支架活动连接的两L形板、与该两L形板上端之间转动连接的圆柱体、以及穿过所述圆柱体并与其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杆,该锁紧螺杆的右端设有一板杆,所述支架上设有高度调节装置。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两侧且对称设置的两凸块、通过每个所述凸块并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杆、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
所述支架包括两块铅垂方向平行设置的竖板,所述两凸块分别固定于所述两竖板的外侧,所述两L形板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的末端并也分别置于所述两竖板的外侧,所述凸块设于所述长板与所述L形板之间,所述长板靠近所述钻机的一端开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两侧平行设有一对与所述L形板末端对应的条形块。
所述钻机上端固定一导板,所述机架下端设有一与所述导板滑动配合的燕尾状进给导向槽,该进给导向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整体成型且横截面呈V形的导滑片,该V形导滑片的一段固定在所述进给导向槽的内壁上,另一段固定在所述机架下端面上。
所述动力装置为内燃机或电力。
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一进给手柄。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钢轨钻孔机,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所涉及的夹紧机构的支架上设有高度调节装置,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钢轨将高度调节装置调到相应合适的高度位置;另外,在机架与导板之间设有一导滑块,这样一来,电钻在加工时进给导滑的效果大大提高,钻机的进给速度也非常容易控制;同时,夹紧机构仅由长板、支架、L形板和锁紧螺杆构成,所以非常简单并容易操作,整台钻孔机由机架、设于机架下方的钻机、设于该钻机左端并控制其工作的动力装置及固定连接于机架右端的夹紧机构组合而成,因此结构不但极为简单紧凑,而且灵活轻便,工作人员携带和加工时也非常方便和轻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发明。
图1为新型钢轨钻孔机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新型钢轨钻孔机的示意俯视图;
图3为机架的示意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钢轨钻孔机,包括机架1、设于所述机架1下方的钻机2、设于该钻机2左端并控制其工作的动力装置3、设于所述机架1右端的夹紧机构4,这样不但结构紧凑,而且简单合理,适合工作人员的操作习惯,工作人员在运输和施工时也非常轻松、方便。
本发明所涉及的方位词均参照图1至图3摆放位置所示。
夹紧机构4包括一个固定在机架1右端的长板41、两块铅垂方向平行设置于长板41右端面的竖板421、以及分别活动连接在两竖板421末端外侧的两L形板43、与两L形板43上端转动连接的一圆柱体44、穿过圆柱体44并且与其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杆45。长板41的下端设有与L形板43下端相对应的条形块412,如此一来,只需要将夹紧机构4的长板41与L形板43分别置于钢轨的两侧,锁紧螺杆45靠近机架1的一端顶在长板41的右端面上,借助板杆46旋紧锁紧螺杆45从而达到锁紧铁轨的目的,因此,这样夹紧机构4在夹紧铁轨时非常容易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成远,未经吕成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55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适应照明装置
- 下一篇:聚酯纤维高温印染剥色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