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媒体数据快速发送和接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45168.7 | 申请日: | 200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8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加周;陈重奋;王志英;孙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媒体 数据 快速 发送 接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媒体通信的流媒体点播、直播、时移和视频实时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实现流媒体在客户端快速呈现图像的多媒体数据快速发送和接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以下简称IP)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IP的视频通信及相关技术也得到了大量应用,例如固定网络的网际协议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简称IPTV)、第三代移动通信(ThirdGeneration,简称3G)网络的流媒体技术、会议电视以及可视电话等都是视频通信在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应用的实例。
由于IP网络是基于分组交换的技术,通信双方不能独占网络资源,网络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因此必然存在着网络的抖动和延时,网络的抖动会造成数据包先发后到,造成接收端数据乱序,而延时会造成播放的不连续,当前通用的技术是通过播放端缓存一定的数据来消除抖动和延时。这种缓冲技术在消除网络抖动和延时同时,必然会造成播放时间的滞后。
数据接收缓冲区的大小和网络状况有关系,网络状况不好时,缓冲区可能会开得比较大,这样在通信会话建立到呈现图像或者在媒体点播做拖动操作时,用户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影响用户体验。
当前还没有处理这种问题的公开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基于IP技术的多媒体通信中由于增加了缓冲区造成的延时等待时间过长的缺点,既能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带宽,尽量缩短接收端缓冲时间,又不会由于网络阻塞而造成大量丢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媒体数据快速发送和接收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服务端侦听控制协议端口,如果快发数据需要带外发送,需要侦听快发数据的控制协议端口;
步骤2:客户端向服务端的控制协议端口发起通信连接,连接成功后,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控制消息,消息中扩展两个字段,一个字段表示客户端支持接收快发数据,另一字段表示期望快发的媒体数据时长;
步骤3:服务端响应客户端的请求消息,如果服务端支持快发,则在响应消息中携带支持快发数据的字段,同时携带服务端侦听的快发数据控制协议端口字段;如果服务端不支持快发,不携带支持快发数据字段,客户端认为服务端不支持快发,进行步骤8;
步骤4:如果服务端和客户端都支持快发而且采用带外传送,客户端连接服务端的媒体数据快发的控制协议端口;建立媒体数据快发的控制协议通道;
步骤5:服务端和客户端正常交互控制协议消息结束后,进入媒体数据发送阶段;
步骤6:服务端通过媒体数据快发的控制协议通道,尽力将媒体数据发送给客户端;
步骤7:快发通道的媒体数据发送完毕后,服务端发送一个字段标识,表示通过该通道的快发码流结束;
步骤8:服务端根据正常流程发送码流。
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控制协议可以是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以下简称TCP),也可以是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Protocol,以下简称UDP);如果控制协议采用UDP方式,则不需要连接,客户端直接向服务端发送控制消息。
在上述步骤4中,如果服务端和客户端双方都采用TCP传送媒体数据,则媒体快发通道使用媒体的TCP通道,不需要另外建立媒体快发通道。例如通过实时流协议(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以下简称RTS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以下简称HTTP)协议传送流媒体数据的隧道方式就属于这种情况。
如果服务端和客户端双方都采用UDP传送媒体数据,而控制协议采用TCP交互,则媒体快发通道采用带外传送方式,建立媒体快发通道,或者借用控制协议交互的TCP通道。例如流媒体中通过TCP传送RTSP协议,通过UDP传送媒体的方式,另外H.323系统中通过TCP传送H.225.0和H.245,通过UDP传送媒体也属于这种情况。
如果客户端由于某些操作导致缓冲区清空,客户端可以向服务端发送请求快发字段,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快发请求的触发条件可以是:a、通信双方会话建立初期;b、流媒体播放器执行拖动操作;c、流媒体播放器执行快进、快退操作;d、流媒体播放器快进、快退转正常播放操作;e、多点会议的画面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51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