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杏太阳能干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43401.8 | 申请日: | 2006-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1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沈卫强;杨军;洪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3/40 | 分类号: | A23L3/40;A23N1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91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干燥 工艺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品干燥领域,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和蒸汽热能供热相结合干燥杏的新工艺。
(二)背景技术
杏干是杏的干制果品,杏干的品质除了与鲜杏的品种有关外,主要取决于杏的干燥工艺。杏干燥过程中,不仅要除去物料中的水分,使其达到安全储存含水率,而且关系到杏干的色泽和口味。目前,杏干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滩晒或凉架自然干燥,另一种是在烘干房内干燥的方法,热空气由燃煤热风炉提供,用鼓风机送入烘干房。滩晒或凉架自然滩晒的方法干燥周期长,易受阴雨天气的影响,干燥过程很容易发生腐烂和褐变,影响干果的质量和品级。燃煤热风炉供热的烘干房干燥的方法存在着能耗大、干燥温度波动大、杏干色泽不理想及煤烟污染大气的缺点。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杏的干燥方法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了太阳能和蒸汽热能供热相结合的太阳辐照——热风对流干燥杏的新工艺。
本发明先将鲜杏装盘放置在顶部和四面都透光的太阳能温室干燥箱层架上,同时打开送风风机通入热空气,热空气由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和蒸汽换热器加热空气而产生。本发明将杏干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等速干燥阶段,历时30个小时,调节蒸汽用量、送风风机进风量和抽湿风机排风量,使进风温度保持在48~55℃,使排气相对湿度保持在28~32%。这一阶段,物料内部水份向表面迁移的速度大致等于物料表面水分蒸发的速度,物料的含水率从原先的76%左右降到40%左右,然后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为减速干燥阶段I,持续约12小时,调节蒸汽用量、送风风机进风量和抽湿风机排风量,使进风温度保持55~60℃,使排气相对湿度在32~36%。这一阶段,物料内部水份向表面迁移的速度小于物料表面水分蒸发的速度,物料表面易干结阻碍水分的迁移,于燥过程中采取每隔6小时进行一次20分钟的通风冷却,即切断热风供给,打开抽湿风机和进风口,通入常温空气进行物料表面冷却,有利于物料内部水份向表面迁移。该阶段物料的含水率从40%左右降到25%左右,然后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为减速干燥阶段,持续约7~9小时,调节蒸汽用量、送风风机进风量和抽湿风机排风量,使进风温度保持60~65℃,使排气相对湿度小于28%。这一阶段,物料的干燥速度主要取决于干燥温度,当物料含水率降到18%左右的安全贮藏含水率时,整个干燥过程全部结束。
本发明采用太阳能供热和蒸汽热能供热相结合,将太阳辐射干燥和热风对流干燥结合起来的新工艺,具有节省能源、热效率高和干燥周期短的特点。同时,本发明采用空气内循环通风系统,不受天气影响,可全天候连续干燥作业,温室干燥箱的温度、湿度可按工艺条件调节,可以满足杏制干工业化连续生产的需要。物料在太阳能温室干燥箱内被干燥,干燥过程干净、卫生,杏干色泽金黄,成品率达98%,优质品率达97%。
(四)具体实施方式
将含水率约76%的鲜杏800kg分别放入80个料盘内(料盘内底面铺竹帘),平铺一层,再放入温室干燥箱盘架上,然后进行连续三个阶段的干燥过程:
①通入热风,调节蒸汽用量、送风风机进风量和抽湿风机排风量,使进风温度保持在48~55℃,使排气相对湿度保持在28~32%,持续30个小时;
②调节蒸汽用量、送风风机进风量和抽湿风机排风量,使进风温度保持55~60℃,使排气相对湿度保持在32~36%。这一干燥过程进行6小时后,切断热风供给,打开抽湿风机和进风口,通入常温空气对物料进行20分钟的冷却,然后再通入热风,调节蒸汽用量、送风风机进风量和抽湿风机排风量,使进风温度保持55~60℃,使排气相对湿度保持在32~36%。又经过6小时后,再次切断热风供给,打开抽湿风机和进风口,通入常温空气对物料进行20分钟的冷却;
③通入热风,调节蒸汽用量、送风风机进风量和抽湿风机排风量,使进风温度保持在60~65℃,使排气相对湿度小于28%,这一干燥过程持续约7~9小时后,将杏干移出干燥箱,整个干燥过程完毕。经检测:杏干色泽金黄,湿基含水率18%,成品率为98%,优质品率为9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34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钠-钠热交换器
- 下一篇:小麦栽培北虫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