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字符显示方法与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43356.6 | 申请日: | 2006-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8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蔡伟鹏;刘恕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5/22 | 分类号: | G09G5/22;G09G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蒲迈文;黄小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字符 显示 方法 与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字符显示方法与其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降低存储频宽的字符显示方法与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消费性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影音娱乐产品已经成为现在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此外,科技的日新月异也带给人们越来越多不同的享受。以电视为例,以往的电视仅能接收无线电视台所发送的讯号,且使用者可以选择的频道数有限。随着有线电视系统的普及,使用者除了可以观赏国内有线频道的节目以外,还可观赏国外的电视频道,使用者对于频道的选择性大幅增加。近年来,为了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选择,市场上还推出了结合浏览因特网功能的数字电视或机顶盒。
显示装置无论是传统的电视、数字电视或是机顶盒,当其连接至有线/无线电视频道或因特网时,是用以接收电视节目或网页的画面,且是依照画面中字符出现的顺序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地将字符一个接着一个地描绘并显示出来。于传统的显示字符的过程中,显示装置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是从系统存储器读出第一个字符的位图像原始数据(bitmap raw data),然后搬运至幕后(Off screen)存储器。然后,通过图形引擎芯片(Graphic Engine Chip)依据此字符的位图像原始数据并配合适当的颜色扩展或转换指令以产生字符描绘数据,并纪录于幕前(On screen)存储器以显示于屏幕上。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的字符都已经处理并显示于屏幕上。
然而,对于同一字符而言,其在同一画面的中的重复率极高,假设字符a在一个画面中出现4次,则传统做法是对字符a的位图像数据进行四次从系统存储器搬运至幕后存储器的动作。如此将会占据大量的存储器频宽,进而使得显示装置的系统效能大幅降低。因此,如何能将一画面的所有的字符有效地显示于屏幕上是一尚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字符显示方法与其显示装置,有效地降低存储器的存储频宽,并减少图形处理芯片进行存取的动作,以增加显示装置的系统效能。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字符显示方法,适用于一显示装置。首先,此字符显示方法是接收并分析画面,以获得第一字幕数据,其中,第一字幕数据包括第一字符与第二字符。然后,分析第一字符与第二字符,以得知第一字符出现于画面的至少第一位置,及第二字符出现于画面的至少第二位置。最后,依序地显示该第一字符于该至少一第一位置,以及该第二字符于该至少一第二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耦接至网络系统以接收并显示画面。显示装置包括处理单元与显示单元。处理单元用以接收并分析画面以获得第一字幕数据,第一字幕数据包括第一字符与第二字符,于获得第一字幕数据后,处理单元还用以分析第一字符与第二字符,以得知第一字符出现于画面的至少第一位置,及第二字符出现于画面的至少第二位置。显示单元用以依序地将第一字符显示于至少一第一位置,以及将第二字符显示于至少一第二位置。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字符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字符链接串行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依照图3的字符显示顺序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图形引擎芯片的操作指令的示意图的一例。
附图符号说明
100:显示装置
110:处理单元
120:幕后存储器
122:幕前存储器
130:图形引擎芯片
140:显示单元
500:有线/无线电视网络
600:因特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改变以往将字符依序地由左而右、由上而下的依序描绘显示方法,而是对所接收的字幕数据进行分析与归类,并将字幕数据的所有的字符的顺序重新排列,使得图形引擎芯片依照新的顺序描绘所有字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33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