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织物动态热湿传递特性的测量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142896.2 | 申请日: | 2006-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9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胡军岩;王树晓;杨国荣;毛永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36 | 分类号: | G01N33/36;G01N21/00;G01N25/20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玉双 |
| 地址: | 中国香港***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 动态 传递 特性 测量 设备 | ||
1.一种织物动态热湿传递特性的测量设备,包括:
仿生学皮肤模型构件,其包括:
保温器;
排汗容器,其容置在该保温器内,且其顶部敞开;
上盖,其设置在该排汗容器的敞开的上部,并由该保温器支撑,该上盖设置有多个通孔;
仿生皮肤层,其放置在该上盖的上表面上,该仿生皮肤层与放置其上的待测织物样本相接触,该仿生皮肤层由液体可以透过并且可以在其上表面进行扩散的材料构成;
至少一组第一传感器,其设置在该仿生皮肤层内,以感测仿生皮肤层的温度;以及
加热装置,其设置在该排汗容器的周围,以控制该仿生皮肤层的温度;
至少一组第二传感器,其设置在该待测织物样本与环境接触的表面和/或该待测织物样本与仿生皮肤层之间;以及
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其与所述的至少一组第一传感器、至少一组第二传感器及加热装置相连,以获得织物动态热湿传递特性。
2.如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上盖为一平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上盖为在其外周附近处设有上凹槽的平板,该上凹槽从该上盖的上表面向下凹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上盖为在其外周边附处设有上凹槽和下凹槽的平板,该上凹槽从该上盖的上表面向下凹入,该下凹槽从该上盖的下表面向上凹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液装置,所述供液装置与排汗容器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量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泵,其设置在该供液装置与排汗容器之间,并与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相连,以模拟人体心脏的工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仿生皮肤层为可透过液体的至少一层合成液态水管理织物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一层合成液态水管理织物层为两层及以上层;所述第一组传感器设置所述两层及以上层的合成液态水管理织物层中接近待测织物样本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第一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设置,其特征在,所述至少一组第二传感器各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至少一个湿度传感器以及至少一个热流传感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测量设备还包括电子天平,在该电子天平上放置有该仿生学皮肤模型构件,该电子天平与数据采集和控制装置相连。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测量设备还包括测量板,该测量板设置在仿生学皮肤模型构件上,该待测织物样本置于该测量板上,该测量工作板中央部分设有贯通孔,以使所述待测织物样本覆盖在该贯通孔上并与该仿生皮肤层相接触。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测量设备还包括支撑该仿生学皮肤模型构件的工作台支撑部,该工作台支撑部包括支撑台和多个螺栓,所述螺栓设置于该支撑台的下方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螺栓在竖直方向上可螺纹运动来精确调整该支撑台的水平。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测量设备还包括底部支撑结构,其包括底部支撑台以及设置于该底部支撑台的下方并与其螺纹连接的多个水平调整螺钉,该底部支撑台通过所述多个螺栓与该工作台支撑部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测量设备还包括红外线控制装置,其包括红外线发射装置、红外线发射装置悬挂板、红外线发射装置悬挂板支撑台、红外线传感器板、红外线传感器板支撑台以及多个固定柱,该红外线发射装置悬挂在该红外线发射装置悬挂板上以照射该待测织物样本,该红外线发射装置悬挂板由该红外线发射装置悬挂板支撑台来支撑,该红外线传感器板由红外线传感器板支撑台来支撑,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悬挂板支撑台和所述红外线传感器板支撑台以滑动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固定柱上,所述固定柱固定地连接于该底部支撑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理工大学,未经香港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28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区段化终端机系统与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氟硅橡胶义齿软衬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