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42397.3 | 申请日: | 2006-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3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江进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18 | 分类号: | H05K7/18;H05K5/0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晓刚;李晓舒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以承载座、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组成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式电子装置不断推陈出新。电子装置是通过各个电子零件及电路板的组合,以执行各项电性功能。举凡录放机、计算机或数字媒体交换盒(Setup Box)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请参照图1,其示出一种传统的电子装置900的分解示意图。在图1中,电子装置900是以一数字媒体交换盒为例作说明。电子装置900包括数个电子零件989、数个电路板980、一屏蔽罩(shielding casing)970、一第一壳体910、一第二壳体920、一第三壳体930、一第四壳体940、一第五壳体950及一第六壳体960。电子零件989是以焊接或插置的方式设置在电路板980上。屏蔽罩970覆盖电子零件989及电路板980,以避免电子零件989受到电磁干扰(EMI)。其中,电子零件989、电路板980及屏蔽罩970设置在第一至第六壳体910~960内。
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2,图2示出图1的电子装置900的组合示意图。上述的电子装置900的组装过程简述如下:首先,将承载电子零件989的电路板980锁合于第六壳体960及第三壳体930上。接着,将屏蔽罩970覆盖电子零件989及电路板980。然后,将屏蔽罩970、第一至第六壳体910~960相互卡合或锁合。至此,即完成传统的电子装置900的组装流程,如图2所示。
其中,第一壳体910具有一第一贯穿孔910a,第二壳体920具有数个第二贯穿孔920a。当电路板980锁合于第六壳体960及第三壳体930后,且屏蔽罩970、第一至第六壳体910~960相互卡合或锁合后,第一贯穿孔910a及第二贯穿孔920a暴露部分的电子零件989。
然而,传统的电子装置具有下列难以克服的缺点:
第一、零件数多:传统的电子零件由屏蔽罩及第一至第六壳体等零件所组成,其零件数目相当的多。在电子装置的制造过程中,物料管理相当困难,不仅花费管理精神进行进料或检验等动作,更占用许多库存空间。
第二、结构复杂:部分的壳体必须与电路板锁合,且屏蔽罩、第一至第六壳体必须相互卡合或锁合。因此,不论是结构设计或组装动作均相当地复杂,造成设计成本及制造成本居高不下。
第三、模具成本高:各个零件的开发过程中,均需要花费昂贵的模具开发成本。传统的电子装置的零件数目相当的多,使得模具数量及模具成本无法降低。
第四、屏蔽效果不佳:传统的屏蔽罩仅能简易地覆盖电子零件,而无法完整地包覆电子零件的各个侧面,使得电子装置的EMI屏蔽效果不佳。
第五、变更设计困难:由于电子装置的部分壳体必须与电路板搭配设计,以锁合电路板于壳体上。当设计者欲变更产品外观设计时,必须一并考虑电路板的配置,相当地麻烦,徒增设计的困难度。
因此,如何提供一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种种问题,实为目前的一重要研发方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利用承载座、L型结构的第一壳体及U型结构的第二壳体所组装而成,使得电子装置至少具有降低零件数目、结构稳固、简化结构复杂度、降低模具成本、屏蔽效果佳以及外观设计容易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目的,提出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一承载座、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承载座包括一底板、一第一侧板、一第二侧板、一第三侧板及一第四侧板。底板用以承载数个电子零件。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与底板耦接。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相对。第二侧板具有至少一第一贯穿孔,第一贯穿孔暴露部分的该些电子零件。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与底板耦接。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相对。第一壳体实质上覆盖底板及第一侧板。第二壳体实质上覆盖底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一种传统的电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示出图1的电子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图3示出依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图3的电子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电子装置
110:第一壳体
110a:第三贯穿孔
120:第二壳体
120a:第二散热孔
120s:螺丝孔
130:承载座
130s:螺丝孔
131:第一侧板
131a:第二贯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23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医用图像信息系统、图像服务器和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