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42311.7 | 申请日: | 200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4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林有根;王金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美达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亚宁;王勇 |
地址: | 中国香港***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表面安装电感器。
背景技术
电感器作为一种主要的电子元器件,在各种电子电路的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实现许多电路功能不可缺少的元器件。
随着各种电子设备日益小型化和轻型化的发展趋势,包括电感器在内的构成电子设备的电子元器件也在不断地向着小型化和轻型化的方向发展。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传统的电感器的基础上无论是在生产工艺方面还是在产品构造方面都作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设计出各式各样适合于生产和实际应用的电感器。例如,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3-173915公开了一种具有在金属模具中通过填装、加压、成型和烘焙精细铁氧体粉末构成的罐形铆钉状磁芯的小型扼流线圈,其具有由顶部壁101和与壁101一体构成的侧壁103的罐形磁芯10,以及由底板201和一体化地竖立在板201的中心部的磁芯部204构成的铆钉状磁芯20。在磁芯部204的上部端面与磁芯10的顶部壁之间形成有磁路气隙G,磁芯10和20彼此结合并固定。另外,在面向侧壁103的开口的端面上相对形成嵌合凸部105或嵌合凹部205,以及在底板201相对的两边对应形成嵌合凹部205或嵌合凸部105。该专利的技术方案虽然提供了一种小尺寸的扼流线圈,但是,其引出线圈的接线端的缺口104的设置方式决定了会在水平方向占据一定的空间,限制了制品的小型化。而另一方面,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9-320859还公开了一种同相型电感器,其由侧面设有引线引出沟4的工形磁芯1,收纳在工形磁心1的线圈5,以及预设了端子3的平面状磁芯2构成。该发明虽然提供了一种可以同时应用于热风焊和回流焊的电感器,但由于其引线沟4的设置方式决定了在线圈5的引线在引出到端子3的时候必定要在水平方向上占据一定的空间,使得制品的空间不能充分利用,同样限制了制品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改进引出线圈的接线端的缺口设置方式,以及一种接线部与安装部分离的电极,从而提供一种罐形磁芯极度矮小的电感器,进一步减小电感器的尺寸。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按照本发明的电感器,包括:基板,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磁芯;至少一个线圈,其可套接在所述磁芯上;磁帽,其由顶壁和侧壁构成,用于形成至少一个空腔以包容所述磁芯与线圈;以及电极,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用于连接线圈的引线端与外部电路;其中在所述磁帽上设置有贯通磁帽的侧壁和顶壁的缺口,用于引出所述线圈的引线端,以与所述电极连接。
优选的是,当所述磁帽与所述基板装配之后,所述磁芯与所述磁帽的顶壁之间存在有气隙,或者所述磁芯与所述磁帽的顶壁之间存在有磁性物质。
其中所述电极包括连接部和安装部;其中所述连接部用来电连接所述线圈的引线端,所述安装部用来电连接外部电路。其中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缺口处。
所述基板的面积大于所述磁帽的面积。所述基板的面积比所述磁帽的面积大的部分刚好用来安放所述电极的安装部。
可选的是,所述磁帽为扁平长方体形,磁帽的侧壁和顶壁形成一个圆柱体形的空腔;在所述基板上相应设置有一个圆柱体形的磁芯;在长方体形磁帽对角的两个楞边处分别设置有贯通磁帽的侧壁和顶壁的缺口。
还可选的是,在所述基板上设置有两个圆柱体形的磁芯;所述磁帽为扁平长方体形,磁帽的侧壁和顶壁形成可以容纳分别套接线圈之后的两个圆柱体形磁芯的空腔;在长方体形磁帽的四个楞边处分别设置有贯通磁帽的侧壁和顶壁的缺口。
还可选的是,在所述基板上设置有一个圆柱体形的磁芯;所述磁帽为扁平长方体形,磁帽的侧壁和顶壁形成一个圆柱体形的空腔;在长方体形磁帽的四个楞边处分别设置有贯通磁帽的侧壁和顶壁的缺口;其中所述线圈有两个绕组。
按照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电感器,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在罐形磁帽极度矮小的情况下,有利于线圈引线的引出;
2.可进一步减小电感器的高度,实现低背化。罐形磁帽可小到大约1mm;
3.磁帽顶壁和磁芯间的气隙或者磁性物质有利于调节和改善电感器的电气特性;
4.电极的接线部可设置于缺口内,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进一步减小电感器的宽度;
5.电极的接线部和安装部分离,有利于实现安装在基板时的精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美达电机(香港)有限公司,未经胜美达电机(香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23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