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正极和电池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41071.9 | 申请日: | 2006-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4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52 | 分类号: | H01M4/52;H01M4/48;B22F1/02;H01M4/24;H01M10/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凤桐;徐娴 |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 活性 物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电池 | ||
1.一种正极活性物质,该正极活性物质包括氢氧化镍颗粒(1)及包覆在所述颗粒表面的钴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包覆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在钴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包覆层(2)表面上还包覆有第二包覆层(3),该第二包覆层(3)为金属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所述金属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选自镁、钡、锌、钙、钛、铝、钽、锰、钇、铬、镉、锶和镧系稀土元素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以所述氢氧化镍颗粒(1)的重量为基准,以金属元素计,所述第二包覆层(3)的含量为0.1-2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以所述氢氧化镍颗粒(1)的重量为基准,以钴元素计,所述钴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包覆层(2)的含量为1-6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钴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中钴的平均价态不低于2.5。
5.权利要求1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用金属盐的水溶液将已包覆钴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包覆层(2)的氢氧化镍颗粒(1)润湿,干燥,将得到的表面带有金属盐的已包覆钴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包覆层(2)的氢氧化镍颗粒(1)与碱性溶液接触,洗涤,所述金属盐的水溶液选自镁、钡、锌、钙、钛、铝、钽、锰、钇、铬、镉、锶和镧系稀土元素的可溶性盐的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金属盐的水溶液与已包覆钴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包覆层(2)的氢氧化镍颗粒(1)的重量比为1∶20至1∶4;所述金属盐的水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含量为0.5-4摩尔/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碱性溶液与已包覆钴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包覆层(2)的氢氧化镍颗粒(1)的重量比为1∶20至1∶4;所述碱性溶液为碱的水溶液,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碱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5-19摩尔/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金属盐的水溶液将已包覆钴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包覆层(2)的氢氧化镍颗粒(1)润湿的方法为将金属盐的水溶液滴加到已包覆钴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包覆层(2)的氢氧化镍颗粒(1)表面;所述将表面带有金属盐的已包覆钴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包覆层(2)的氢氧化镍颗粒(1)与碱性溶液接触的方式为将碱性溶液滴加到表面带有金属盐的已包覆钴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包覆层(2)的氢氧化镍颗粒(1)表面。
9.权利要求1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含有金属离子络合剂的金属盐的水溶液和已包覆钴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包覆层(2)的氢氧化镍颗粒(1)的混合物中加入碱性溶液,分离出固体产物并洗涤,所述金属盐的水溶液选自镁、钡、锌、钙、钛、铝、钽、锰、钇、铬、镉、锶和镧系稀土元素的可溶性盐的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金属离子络合剂选自氨水、醇胺、胺基羧酸盐、聚胺、羟基羧酸盐、乙醇酸盐多元醇、氨三乙酸和乙二胺四乙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金属离子络合剂与金属盐的水溶液中所含金属的摩尔比为1∶5至5∶1。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有金属离子络合剂的金属盐的水溶液和已包覆钴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包覆层(2)的氢氧化镍颗粒(1)的体积比为3∶1至30∶1;所述金属盐的水溶液中金属的含量为0.01-0.5摩尔/升。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碱性溶液为碱的水溶液,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碱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0.5-8摩尔/升。
13.一种正极,该正极包括正极材料和载有正极材料的导电基体,所述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和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
14.一种碱性二次电池,该电池包括电极组和碱性电解液,所述电极组和碱性电解液一起密封在电池壳体内,所述电极组包括正极、负极及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为权利要求13所述的正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10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