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杂三氮苯化合物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40889.9 | 申请日: | 2006-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5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吴克琛;韦永勤;于昀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D401/14 | 分类号: | C07D401/14;C07D251/70;C07D213/00;C07D25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02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杂三氮苯 化合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背景技术
三聚氯氰上的氯原子容易被其他亲核基团取代,是一个活泼的有机反应物。以三聚氯氰为起始反应物,各种均三氮苯和杂三氮苯有机化合物被合成出来。此前,我们已经对三个含有羧基或磺酸基的均三氮苯化合物(2,4,6-三(对胺基苯甲酸)均三氮苯、2,4,6-三(对胺基苯磺酸)均三氮苯和2,4,6-三(对羟基苯甲酸)均三氮苯)的合成方法,申请了专利(申请号:200510119541.7)。在此,我们报道四个杂三氮苯化合物的合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四种杂三氮苯有机化合物,并提供其制备方法。
2,4-二(对胺基苯甲酸)-6-4,4-联吡啶三氮苯,其结构式为:
2,4-二(对胺基苯磺酸)-6-4,4-联吡啶三氮苯,其结构式为:
2-二乙基胺-4,6-二(对胺基苯甲酸)三氮苯,其结构式为:
2-二乙基胺-4,6-二(对胺基苯磺甲酸)三氮苯),其结构式为:
附图说明
图1为2,4-二(对胺基苯甲酸)-6-4,4-联吡啶三氮苯结构图;图2为2,4-二(对胺基苯磺酸)-6-4,4-联吡啶三氮苯结构图;图3为2-二乙基胺-4,6-二(对胺基苯甲酸)三氮苯结构图;图4为2-二乙基胺-4,6-二(对胺基苯磺酸)三氮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 2,4-二(对胺基苯甲酸)-6-4,4-联吡啶三氮苯的合成
9.7g(0.02mol)2,4,6-三(对胺基苯甲酸)均三氮苯和3.1g(0.02mol)4,4-联吡啶溶于150ml DMF溶液,100℃反应。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10min后有橙黄色沉淀生成。继续反应8小时。溶液冷却后,过滤,用DMF和丙酮洗涤。60℃烘干得橙黄色产物9.6g,产率95%。
2 2,4-二(对胺基苯磺酸)-6-4,4-联吡啶三氮苯的合成
11.7g(0.02mol)2,4,6-三(对胺基苯磺酸)均三氮苯和3.9g(0.025mol)4,4-联吡啶溶于200ml DMSO。100℃反应8小时,溶液橙黄色,并有对氨基苯磺酸沉淀生成。溶液冷却后,过滤除掉沉淀。用丙酮向滤液中扩散,得到橙黄色沉淀。过滤,用丙酮洗涤。60℃烘干得到7.6g产物,产率66%。
3 2-二乙基胺-4,6-二(对胺基苯甲酸)三氮苯的合成
5.5g(0.03mol)三聚氯氰溶于30毫升丙酮,在冰盐水浴中冷却至0℃,逐滴加入4.4g(0.06mol)二乙胺的15ml丙酮液,反应半小时。加入16.5g(0.12mol)对胺基苯甲酸的150ml丙酮溶液,在冰盐水浴中反应半小时后,升温至45℃反应一天,有大量的白色沉淀生成。冷却后抽滤,用水洗除二乙胺和对胺基苯甲酸的盐酸盐。再用丙酮冲洗,60℃烘干,得到纯净的白色固体9.6g,产率76%。
4 2-二乙基胺-4,6-二(对胺基苯磺甲酸)三氮苯的合成
5.5g(0.03mol)三聚氯氰溶于30毫升丙酮,在冰盐水浴中冷却至0℃,逐滴加入4.4g(0.06mol)二乙胺的丙酮液(15ml),反应半小时。过滤除掉白色二乙胺盐酸盐沉淀,用30毫升丙酮洗涤,保留滤液。称取10.4g(0.06mol)对胺基苯磺酸和2.4g(0.06mol)氢氧化钠溶于60ml水中,将对胺基苯磺酸钠水溶液转移至恒压分液漏斗中。逐滴加入已冷却的对胺基苯磺酸钠水溶液,半小时内滴完,继续反应2小时,并使反应温度维持在0-5℃。然后升温至45℃,反应1天。抽走丙酮,在水溶液中重结晶,抽滤。用丙酮冲洗,60℃烘干,得到纯净的白色固体8.3g,产率5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08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吡嗪类配体铱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 下一篇:具有抗菌活性的喹嗪类衍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