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给纸机构及自动给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9306.0 | 申请日: | 2006-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7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淤见和仪;山口贵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KTF |
主分类号: | B02C18/22 | 分类号: | B02C18/22;B02C1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敬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机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进给多张纸的自动给纸机构及自动给纸装置,尤其涉及通过装配设有锐利部的圆盘状爪体,能够边穿孔多枚纸张边进给的自动给纸机构及自动给纸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防止信息泄露的观点出发,不是原封不动地废弃文件而是通过碎纸机等裁剪机进行粉碎后再作垃圾处理。近年来,碎纸机其性能也在提高,细小地裁剪的机器也在增加,但问题是一次能够处理的张数却有限。迄今为止销售的碎纸机,须将一张或碎纸机所规定的可裁剪张数直接放入碎纸机的投入口,并在使碎纸机裁剪大量纸张时,存在运转期间人不能离开碎纸机的问题。
于是,本发明申请人开发了“附带给纸装置的碎纸机及给纸装置”(特愿2006-24484号),并申请了专利。该装置是可向碎纸机自动进给多枚纸张的装置。该装置是通过纸张的自重和设置于下方向的辊子引入纸张的结构。但对于所要裁剪的纸张,即使损坏纸张也不构成问题,因此,也开发有能够可靠地进给的其它结构的装置。
于是,有待于开发在给纸机构上装配形成有锐利部的圆盘状爪体并能够强制性地进给的自动给纸机构及自动给纸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自动给纸机构及自动给纸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仅放置成摞文件,碎纸机上所限定张数的成摞文件通过圆盘状爪体就能自动地被强制进给并被裁剪的自动给纸机构及自动给纸装置。
本发明的自动给纸机构及自动给纸装置,在通过传递具有啮合的切刀的碎纸机部的转动驱动力将多枚纸张向碎纸机供给的碎纸机用自动给纸装置的给纸机构中,是在装配到给纸装置上的给纸用辊子侧面装配了形成有将纸张边刺穿边向碎纸机主体自动供给的锐利部的圆盘状爪体的结构。还有,上述圆盘状爪体又是沿着圆盘状爪体的外周缘形成有锐利部的结构。再有,上述圆盘状爪体又是相对圆盘状爪体的周缘大致垂直地形成有锐利部的结构。
自动给纸装置,由主体、给纸机构及出纸口构成,上述自动给纸机构是由以下各部构成:用于放置并保持需要裁剪的纸张的给纸托架;包括为了向该给纸托架的大致中央部可靠地进给纸张而从上部按压纸张并转动自如地设置的辊子,且轴支撑于横向设置在装置两侧内面的轴上,并由上述圆盘状爪体、辊子及装配有第一齿轮且与第一齿轮配合的第二齿轮构成的第一单元;以及装配有用于从与上述第二齿轮配合的第三齿轮、辊子及碎纸机部传递驱动力的从动齿轮部的第二单元齿轮。还有,上述自动给纸装置是为了使装置本身确保驱动力,以向上述第二单元齿轮传递动力的方式装配了驱动源的结构。
由于本发明的自动给纸机构及自动给纸装置是如前面所详述的结构,因此,具有如下效果。
1.通过在装配于自动给纸装置上的辊子的一处装配形成有穿孔并进给纸张的锐利部的圆盘状爪体,能够强制性地进给纸张。
2.通过相对圆盘状爪体的转动方向沿外周面形成锐利部,能够可靠地在纸张上穿孔并进给纸张。
3.通过相对圆盘状爪体的周缘大致垂直地形成锐利部,通过简单的成型就能制作圆盘状爪体。
4.通过将上述自动给纸机构装配在给纸装置上,能够提供可靠地进给纸张的自动给纸装置。
5.通过设置驱动源,用给纸装置单体就能使之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给纸机构的辊子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圆盘状爪体的侧视图。
图3是另外圆盘状爪体的侧视图。
图4是自动给纸装置的结构图。
图中:
10-自动给纸机构,12-自动给纸装置,20-驱动力传递部,30-辊子,40-圆盘状爪体,42-锐利部,50-主体,60-出纸口,70-给纸托架,72-孔,80-第一单元,82-轴,84-第一齿轮,86-第二齿轮,90-第二单元齿轮,92-第三齿轮,94-辊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自动给纸机构及自动给纸装置。图1是自动给纸机构的辊子部分的立体图,图2是圆盘状爪体的侧视图,图3是另外圆盘状爪体的侧视图,图4是自动给纸装置的结构图。
本发明的自动给纸机构10,由驱动力传递部20、辊子30及圆盘状爪体40构成。
驱动力传递部20,在本实施例中,传递来自碎纸机部(未图示)的动力并使自动给纸机构10驱动。主要是由多个齿轮构成的齿轮组,并传递碎纸机部的动力,最终转动辊子30。在该实施例中,虽然做成传递来自碎纸机部的动力并使辊子30转动的结构,但也可以做成在具备自动给纸机构10的装置本身上设置驱动源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KTF,未经株式会社KTF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93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