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帧时隙Aloha算法的帧尺寸的调整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138660.1 | 申请日: | 2006-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8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 发明(设计)人: | 高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H04L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帧时隙 aloha 算法 尺寸 调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的防碰撞方法(多标签清点方法),尤其涉及基于帧时隙Aloha(Frame Slotted Aloha)算法的帧尺寸(Framesize)的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所使用的防碰撞方法,最主流的有两种,分别为基于二叉树理论的确定性算法和基于帧时隙Aloha(Frame Slotted Aloha)理论的非确定性算法。如UHF频段的两大主流标准中的EPC的Gen2标准以及ISO的18000-6标准中的TYPE A都是采用的基于Frame Slotted Aloha的算法。使用Frame Slotted Aloha方法最关键之处在于实现对FrameSize的动态调整,在算法使用中,适当的、实时的、动态的调整FrameSize才能够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同时读取多个标签。
上述两种标准中对于该方法的使用的方式不尽相同,且ISO18000-6中也没有提出具体的调整帧尺寸(FrameSize)的方法,目前,也没有用于调整FrameSize的占主流的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帧时隙Aloha算法的帧尺寸的调整方法,以使RFID系统快速的同时读取多个标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
基于帧时隙Aloha算法的帧尺寸的调整方法,包括:
(1)阅读器发送清点指令,并在指令中包含帧尺寸的值,同时令帧时隙计数值为帧尺寸的值,清零碰撞计数值和正确接收计数值,等待标签回复;
(2)阅读器根据标签在一个时隙内的回复信息进行判断,若回复信息无效,则将碰撞计数器值加1;若回复信息有效,则保留该标签信息,并将正确接收计数值加1;
(3)将时隙计数值减1,判断时隙计数值是否为零,若不为零,则转入步骤(2);若为零,则判断碰撞发生计数值是否为零,若碰撞发生计数值为零,则清点周期结束;若碰撞发生计数值不为零,则调整帧尺寸值后转入步骤(1)。
其中,所述步骤(1)的标签回复过程具体为:
(21)标签根据清点指令中的帧尺寸值产生随机参数,并将此随机参数存入到标签计数器中;
(22)若标签计数器中的值满足回复条件,则标签回复信息给阅读器;若不满足,则等待下一个清点指令,并根据此清点指令调整计数器的值后,转入步骤(21)。
其中,所述调整帧尺寸值的过程具体为:
(31)赋值可能发生碰撞时,一个时隙内可能存在的标签个数值,并根据可能发生碰撞时,一个时隙内可能存在的标签个数值、碰撞计数值、正确接收计数值计算预测标签数N;
(32)根据预测标签数与帧尺寸的关系曲线,确定实际发生碰撞时的一个时隙内可能存在的标签个数值;
(33)计算实际发生碰撞时的标签数;
(34)判断调整帧尺寸值的过程是否结束,若结束,则令帧尺寸值为实际发生碰撞时的标签数与正确接收计数值之差;若没有结束,则令预测标签数为实际发生碰撞时的标签数后,转入步骤(32)。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使得射频识别系统可快速的同时读取多个标签,由于阅读器在进行标签时,信号处理,协议处理均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因此方法在实现起来比较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阅读器对标签进行清点的流程图示意图;
图2为标签响应阅读器清点指令的示意图;
图3为FrameSize调整子程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阅读器对标签清点的流程如下:
首先,由阅读器发起清点,根据实际情况设定FrameSize的初始值F,并作为参数插入到发送给标签的清点指令中,同时,初始化阅读器计数器,令时隙计数SlotCounter=F,碰撞计数和正确计数清零,然后等待标签回复信息。
在某时隙中接收标签信息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信号无效,被判断为碰撞,无回复信息或接收到有效信息。若接收信号为无效信号,则碰撞计数Nc加一;若无信号发送,则不作任何操作;若接收信号为有效信号,则保存标签信息,正确接收计数Nr加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86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