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件测试管理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138061.X | 申请日: | 2006-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4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 发明(设计)人: | 成洁;朱勃豪;黄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志强;麻海明 |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件 测试 管理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软件测试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根据输入的配置项,获取测试程序文件或已有文本用例;
B、根据所述配置项和所述测试程序文件或已有文本用例,获取测试用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C、将所述步骤B获取的测试用例导入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根据测试程序文件提取测试用例时,所述配置项为提取测试用例配置项;该方法具体包括:
所述步骤A为:根据输入的提取测试用例配置项,生成配置文件;并根据该配置文件获取测试程序文件;
所述步骤B为:根据所述配置文件和所述测试程序文件,获取测试用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配置文件将获取的所述测试用例的项目信息导入所述数据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D、根据输入的生成测试框架配置项,生成第二配置文件;根据所述生成测试框架配置项,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生成测试框架配置项要求的测试用例及其项目信息,并形成测试用例文件;
E、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和所述测试用例文件,生成测试程序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所述根据该配置文件获取测试程序文件为:根据所述配置文件中的待提取文件路径、待提取文件类型和测试分类,从指定路径中获取指定文件类型,指定测试分类的测试程序文件;
步骤A所述根据该配置文件获取测试程序文件之后,进一步包括:将获取的所述测试程序文件的文件路径和文件名保存在文件集合中;
步骤B所述获取测试用例为:遍历所述文件集合中所有测试程序文件,根据所述配置文件中的注释标识,从所述测试程序文件中提取测试用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分类表示所述测试文件中的测试用例用于何种类型的测试,该测试分类为性能测试,或功能测试,或压力测试,或兼容性测试,或一致性测试。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包括测试用例表和项目信息表;
步骤C所述将获取的测试用例和项目信息导入数据库为:将所述测试用例写入所述测试用例表,将所述项目信息写入所述项目信息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根据已有文本用例生成测试程序框架时,所述配置项为生成测试框架配置项;
所述步骤A为:根据输入的所述生成测试框架配置项,生成第二配置文件;并根据所述生成测试框架配置项获取已有文本用例;
所述步骤B为:根据所述生成测试框架配置项和所述已有文本用例,获取测试用例及其项目信息;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测试用例及其项目信息形成测试用例文件;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和所述测试用例文件,生成测试程序框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B所述获取测试用例及其项目信息之后进一步包括:对所述测试用例进行添加、删除或者修改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5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和所述测试用例文件,生成测试程序框架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中的项目名,在指定路径下建立工程目录;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中的测试分类,在所述工程子目录下建立测试分类子目录;
根据所述测试用例文件在各个测试分类子目录下,建立测试程序文件;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和所述测试用例文件向所述测试程序文件填入测试用例和测试函数框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测试程序文件填入测试用例和测试函数框架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中的注释标识,向所述测试程序文件中以注释形式填入测试用例;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中的函数返回值和函数参数,向所述测试程序文件中填入与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空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806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影装置及该摄影装置所用的文件管理方法
- 下一篇:高动态范围的光接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