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机板及废五金的熔炼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7902.5 | 申请日: | 2006-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3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有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有信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机板 五金 熔炼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主机板及废五金的熔炼方法及其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以有效分离金属、可以燃烧及不可以燃烧非金属物质,且可以消除燃烧塑料时产生的有毒气体(DIOXIN二氧(杂)芑),并以其余热熔炼有用物质,达到符合环保要求的气体排放的熔炼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造成人们生活形态的改变,以及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各种废五金(含金属的废弃物)及废弃的计算机主机板、计算机接口设备、线缆等大量增加,由于上述废弃物皆有一共同的特点,即不易回收、破坏及分解,故而较不适用于一般掩埋的处理方式,若以焚烧方式处理,则普通焚化炉的温度易使主机板或废五金上的塑料材质于燃烧时产生戴奥辛等有毒气体(DIOXIN二氧(杂)芑),往往形成环保上极大的负荷。
为此,各种型式的焚化炉装置持续被研究发展,然而,大多数已在先权利的专利或其它技术文献中,传统的废弃物焚化炉多是以单一炉体实施相关焚烧动作,其燃烧的温度及时间皆为固定,无法依实际需要或变化而任意改变燃烧温度及时间,因此应用在组合成份复杂且燃烧后易产生毒性的物质(如:上述计算机主机板、线缆等)时,容易有燃烧不完全与产生有毒气体(DIOXIN二氧(杂)芑)的情形,废弃物燃烧不完全则不利后续的处理,有毒气体外泄更造成环境的污染,如此致使焚化环保废弃物处理的原意大打折扣。
有鉴常见的废弃物焚化装置结构尚有上述的缺点,发明人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终于有本发明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在于,提供一种主机板及废五金的熔炼方法及其装置,其可达到遏止二次回火、快速降温及排气的效果,最后将洁净的气体排出,其可充份达到去除有毒气体的环保要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主要在于,提供一种主机板及废五金的熔炼方法及其装置,其可以依客观使用条件及环保要求而增加该有毒气体在不同燃烧室的再燃烧次数及后续于不同洒水塔中降温次数,其应用上较具弹性,而可以满足不同的实际需求。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主要在于,提供一种主机板及废五金的熔炼方法及其装置,其可以在气体降温后的管路中以一进气阀门适当导入(加压)空气进入,可以避免高温回火现象,而达到更快速的降温及排气的效果,用以达到增进气体处理效率的功效。
本发明是在提供一种主机板及废五金的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下列步骤:
一第一次燃烧步骤,用一第一燃烧温度为1200℃至1300℃进行初步而主要的燃烧,并将待燃物烧成残渣,而分离成固体与气体部份,且判断上述固体是否存在有金属,若有存在金属则将金属进行浇铸;若无存在有金属则将上述固体进行一固化处理;
一第二次燃烧步骤,上述第一次燃烧步骤燃烧所产生的气体导入到另一燃烧室中,利用一第二燃烧温度为1300℃至1400℃进行燃烧;
一第三次燃烧步骤,将上述第二次燃烧步骤燃烧所产生的气体导入到另一燃烧室中,以分解所述气体到符合标准的排放量;
至少一降温步骤,将所述气体依序导入至少一洒水塔,利用雾化的水气与所述气体混合而降低所述气体温度;
一酸碱中和步骤,将适当降温后的气体导入一洒水塔,并喷入碱性溶液而中和所述气体的酸性;
一旋风集尘步骤,将碱性溶液与酸性气体中和时所产生的浮游颗粒加以收集;
一热交换降温步骤,将中和的气体通过一热交换器,将该中和的气体作进一步降温;
一袋式集尘步骤,将通过热交换器中的气体进行降温时所产生的浮游颗粒加以收集;
一灰渣收集步骤,将位在上述袋式集尘步骤上所收集的浮游颗粒加以集中处理;
一排气步骤,将通过上述灰渣收集步骤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
其中所述固化处理为另行添加适量的石灰材料,而使固体形成坚硬的建筑材料。
其中所述的热交换降温步骤与袋式集尘步骤间,设有一外气导入步骤,是以外界导入空气混合,而再次降低气体温度。
其中当金属进行浇铸后可以将金属加以提炼。
本发明一种主机板及废五金的熔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一主炉体,提供进行初步而主要的燃烧,将待燃物分离成固体与气体部份,将气体排出,且将固体分离成金属及非金属;
一二次燃烧室,接收上述气体进行一第二次燃烧,以较高的燃烧温度分解上述气体;
一三次燃烧室,接收上述二次燃烧室分解的气体,且进行一第三次燃烧,将上述气体分解至符合标准的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有信,未经吴有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79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MgO/Mg(OH)2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丙烯的增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