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及其多灯管驱动电路以及组装背光模块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7441.1 | 申请日: | 200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9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林朝荣;李建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G09G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晓刚;李晓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及其 灯管 驱动 电路 以及 组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背光模块及其多灯管驱动电路以及组装背光模块的方法,且特别关于一种采用嵌入式灯管的背光模块及其多灯管驱动电路以及组装背光模块的方法。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A及图1B,图1A所示为传统的背光模块的电路图,图1B所示为图1A的背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背光模块100包括多灯管驱动电路110及具有多个灯管L的灯管组120,灯管L例如为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此外,多灯管驱动电路110设置在图1B的控制电路板110’,控制电路板110’设置在背光模块100的底座(未示出)的背面,而灯管组120则设置在底座中与背面相对的底面。
多灯管驱动电路110包括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器111、全桥开关单元112、高压变压器113及反馈电路114等。PWM控制器111控制全桥开关单元112产生交流信号,并经由高压变压器113转换为高压高频的驱动信号S。接着,驱动信号S即通过图1B的多组连接器130与高压线150传送至与灯管组120中各灯管L耦接的多个连接器140,然后再从各灯管L的高压端来驱动其发光。其中,高压变压器113的数量视所采的如一推二或一推四等结构而定。反馈电路114例如使用二极管及电阻来检测管电流。
然而,随着显示器尺寸加大,使灯管组120中灯管L的数量同时增加以提高背光模块100的背光亮度时,连接器130及140与高压线150亦必须对应灯管L的数量而增加,如图1B所示;且高压变压器113也需增加个数。如此一来,成本将相对提高外,连接器及高压线材对信号造成的可能误差也会增加。此外,灯管L一般以焊锡来与连接器140及高压线150作固接,亦使得背光模块100组装时的繁复度无法有效减少,当灯管L数量增加时,对人力及组装工时更形成莫大负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及其多灯管驱动电路以及组装背光模块的方法。本发明的背光模块中,灯管组可较传统的方式更简易地设置在底座上,且同时省去大量连接器及高压线材的使用。此外,多灯管驱动电路中也可仅使用一至二个变压器来驱动灯管组。如此一来,背光模块的制造成本及工时还有线路繁复度将有效减少,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包括底座、分流电路板、电路板以及数个灯管。分流电路板及电路板设置在底座,且分流电路板的数个连接件与电路板的数个连接件相互对应。数个灯管耦接在分流电路板及电路板之间,且各灯管的二端分别卡合在分流电路板中对应的连接件及电路板中对应的连接件。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组装背光模块的方法。首先,提供一底座。接着,设置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于底座,使得第一电路板的数个连接件与第二电路板的数个连接件相互对应。最后,放置数个灯管在二电路板之间,使各灯管的二端分别与第一电路板中对应的连接件及第二电路板中对应的连接件卡合。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多灯管驱动电路,用以驱动数个灯管。多灯管驱动电路包括电路板、变压器以及分流电路板。变压器的二次侧是经由电路板耦接此些灯管的数个第一端。此些灯管耦接在分流电路板及电路板之间。分流电路板包括数个分流变压器,各分流变压器的一次侧的绕线数及二次侧的绕线数实质上相同。此些分流变压器的一次侧耦接此些灯管的数个第二端,此些分流变压器的二次侧串接形成一回路。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多灯管驱动电路,用以驱动第一灯管、第二灯管、第三灯管及第四灯管。多灯管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一分流变压器以及第二分流变压器。第一变压器的二次侧耦接第一灯管的第一端及第三灯管的第一端。第二变压器及第一变压器的二次侧的电压极性相反,且第二变压器的二次侧耦接第二灯管的第一端及第四灯管的第一端。第一分流变压器的一次侧耦接第一灯管的第二端及第二灯管的第二端。第二分流变压器的一次侧耦接第三灯管的第二端及第四灯管的第二端,且第一分流变压器及第二分流变压器的一次侧的绕线数及二次侧的绕线数实质上相同。第一分流变压器及第二分流变压器的二次侧串接形成一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74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硬质合金夹层的超硬复合片
- 下一篇:一种电能表抄表方法、系统和用户终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