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一即插即用传输装置的全向性超宽带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36064.X | 申请日: | 200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5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苏绍文;戴宏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36;H01Q9/04;H01Q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晓刚;李晓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即插即用 传输 装置 向性 宽带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向性超宽带天线,特别是一种适用于一即插即用传输装置的全向性超宽带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短距离无线传输需求的快速成长、通信局域网络的无线化以及个人移动通信产品的多元化,无线通信数据传输量以及传输速率也随之增加。有鉴于此,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于2002年2月核定超宽带通信科技为一般商业用通信系统,并规范超宽带通信为高传输速率(数据速率每秒大于100Mb)、低功率(功率小于-41dBm/MHz)以及短距离(通信半径小于10公尺)通信系统,非常适合于传输400Mb/sec的多媒体影音数据,允许如在家庭环境内无线分享DVD质量的录像节目。另外,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亦制定个人局域网络IEEE 802.15.3 WPAN(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规范并包括高传输与低功率的特性,来满足具有高传真的移动通信消费产品。
传统的超宽带天线结构是以平面金属片天线最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其外观尺寸一般较大,并且放置在一大金属接地面中央上方,适合作为桥接点(Access-Point)超宽带天线。美国专利公开号第20050062670号公开了数种平面超宽带天线(Planar Wideband Antenna)结构,均可用于超宽带通信(3.1-10.6GHz)操作应用,但实际应用时,由于天线尺寸过大,无法装设在无线即插即用传输装置上(如通用串行总线,USB)。此外,此种平面金属片天线结构设计的辐射场型稳定度较差,其全向性特性容易随着操作频率的上升而快速变差。为了改善超宽带天线全向性辐射场型特性,美国专利公开号第20050243009号公开了一种全向性宽带单极天线(OmnidirectionalBroadband Monopole Antenna),是将平面金属片的宽度弯折数次,来控制天线在两个水平面方向上的辐射场型特性,使其能够满足对全向性辐射场型的要求。但是此种天线结构设计同样是放置在一大金属接地面中央上方,无法内藏于即插即用传输装置内。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适用于无线即插即用传输装置,提供超宽频频带操作,满足全向性辐射场型要求,同时能够具备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以及体积小便于携带的天线结构,是未来超宽带天线研发主要的方向。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一即插即用传输装置的全向性超宽带天线。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一即插即用传输装置的全向性超宽带天线,包括一系统接地面、一辐射组件以及一馈入组件。该辐射组件设置在该系统接地面的一边缘的上方,其包括一第一子辐射组件,平行于该系统接地面;以及一第二子辐射组件,以可开合方式电气连接于该第一子辐射组件的一边缘,该第二子辐射组件在展开时大致垂直于该第一子辐射组件且朝向该系统接地面的上方延伸,在闭合时大致平行于该第一子辐射组件且朝向该系统接地面的水平方向延伸。该馈入组件电气连接于一信号源,用以将该信号源所输出的信号馈入至该辐射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全向性超宽带天线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全向性超宽带天线的辐射组件的平面展开图。
图3为图1的全向性超宽带天线应用于一即插即用传输装置在天线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全向性超宽带天线应用于一即插即用传输装置在天线非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全向性超宽带天线的返回损失实验测量结果。
图6为图1的全向性超宽带天线操作在5000MHz的辐射场型图。
图7为图1的全向性超宽带天线操作在7000MHz的辐射场型图。
图8为图1的全向性超宽带天线的天线增益与辐射效率图。
图9至图11为图1的全向性超宽带天线的辐射组件其它实施例的平面展开图。
图12及图13为图1的全向性超宽带天线的辐射组件的不同弯折角度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全向性超宽带天线
11 系统接地面
12 辐射组件
13 馈入组件
121 第一子辐射组件
122、122a、122b、122c 第二子辐射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60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导光键盘
- 下一篇:采用植物色素儿茶制备的一种天然染发剂及其染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