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墙地砖布料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5876.2 | 申请日: | 2006-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1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发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发愉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183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地砖 布料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墙地砖的生产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墙地砖生产制造工艺中,布料过程通常是由布料装置将粉料布到格栅中,形成图案,然后由格栅水平移动,将粉料送至压机模腔填料压制。
此工艺格栅高度一般在8-25mm,格栅条与边框边基本同高,所送粉料只能满足一次填料,剩余的少量粉料通称“余料”,基本是不够单独再填一次料。
此工艺格栅粉料在输送过程中会和布料装置的工作平台产生摩擦力,从而导致粉料移位混合,使布料装置所形成的图案遭破坏,特别是余料,在格栅返回过程中移位混料现象更为严重,直接影响到下一块砖的图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新型的布料工艺,可以有效地消除粉料移位混合现象,并且可以将众多以往不能实现的天然石材图案逼真地再现在砖体之上。
本发明公布了此新型布料工艺所采用的一种特殊格栅,利用此特殊格栅可以有效地消除粉料的移位混合现象,并且可以改变以往传统格栅一次只承载单次填料量的局限,突破了以往单次重复布料的瓶颈,为众多天然石材图案的仿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本发明的具体内容为:
在传统的布料工艺基础上改变承载粉料的格栅构架,将此设计成一个低格栅条(1-15mm),高格栅边框(25-60mm)的新型格栅,在工作过程中,先用几次将此布满粉料,然后开始循环填料压砖,每次压机填料量只占全部格栅料量的若干分之一,大致等同于布料装置的一次循环布料量,来保证此格栅在工作过程中一直保持稳定的高厚度料层,这样可以巧妙地利用力学特性平衡粉料和料车工作平台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有效地控制住粉料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混料移位现象。
同时,本装置工作时是循环地将粉料布到最上层,又从最底部基本平行地削一层进入压机模腔,此方法所产生的砖体图案实际上就是粉料削层的图案,它在保证大致相同的同时又存在偏差,且图案生动自然,大大改善了传统布料图案机械重复的局限。同时,又能结合各不相同的布料方式,将众多以往所不能实现的天然石材图案逼真地再现在砖体之上。
具体实施例 1、设计一个格栅条为8mm,边框为60mm新型格栅,利用此工艺压制一般微粉反打产品。工作时,控制一次完整的布料量和压机单次填料量大致为12mm厚度,分五次填满格栅,然后起动循环装置开始填料压砖。填料前,格栅料层厚60mm,填料后料层厚48mm。这种料层高度和特殊构造的格栅可以平衡粉料和工作平台之间的摩擦力,有效地消防粉料移位混料现象。
2、设计一个格栅条为8mm,边框为60mm的新型格栅,利用此工艺生产一种有细线图案的产品。具体步骤为:
一、往新型格栅里做一次循环布料,包括两部分:A、下一厚料层,此料层类似山峰,有峰、有谷,高低不平,峰谷的平均高度大致在12mm;B、筛一层或多层不同色彩的薄料层。每层薄料厚度为小于3mm。
二、重复第一步骤分四次将新型格栅基本装满。
三、装满粉料的新型格栅前进至模腔填料,填料厚度为12mm。既保证填料的削层面大致在峰谷的平均高度,可削到薄料层,并在层面上形成细线图案。
四、格栅返回,进行一次布料,压机压制,第一块砖坯无细线图案。
五、循环布料压制,从第二块砖开始出现细线图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发愉,未经张发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58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连接分体式移动通讯终端
- 下一篇: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