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熨斗及其蒸汽产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5302.5 | 申请日: | 200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6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华;王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28 | 分类号: | F22B1/28;F22B27/14;D06F75/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松亭;杨依展 |
地址: | 361006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熨斗 及其 蒸汽 产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熨斗,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高汽化效率之蒸汽产生装置的蒸汽熨斗。
背景技术
传统蒸汽熨斗的锅炉,如附图1所示,该附图1为传统的应用于蒸汽熨斗的锅炉100的剖面示意图。此锅炉100包含由上壳体110a与下壳体110b所组成的本体110,此本体110内具有一蒸汽产生室120,在上壳体110a上具有一出气口114,在下壳体110b上具有一入水口112,且在下壳体110b上设有电热管130。当水从入水口112进入锅炉100后,会受到电热管130的加热而在蒸汽产生室120内产生蒸汽,此蒸汽会立即直接从出气口114排出而离开锅炉100。
在上述锅炉100中,水由接触到受到电热管130加热的下壳体110b而转变成蒸汽,并且此蒸汽会直接流到出气口114排出,因此这种锅炉100所产生蒸汽的压力与温度大小大约是在一大气压与摄氏100度左右。由于此种锅炉100主要是靠下壳体110b的加热面111来对水进行加热,所以受限于加热面111的面积大小,锅炉100的汽化效率并不高,无法在单位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蒸汽,因此无法满足现在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熨斗及其蒸汽产生装置,其解决了传统的锅炉无法在单位时间内产生大量蒸汽的问题,以达到满足使用者需求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这样实现的:一种蒸汽产生装置,其应用于熨斗上,该蒸汽产生装置至少包含:
一本体,其中该本体具有一蒸汽产生室;以及
至少一挡墙,设置于该蒸汽产生室中,用以将该蒸汽产生室区隔成一流道,其中该流道用以增加传导面积,该流道的一端用以与该蒸汽产生室的入水口相通,该流道的另一端用以与该蒸汽产生室的出气口相通,该流道的孔径大小小于该蒸汽产生室的截面大小。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产生装置,由增加一挡墙于锅炉本体的蒸汽产生室中,此挡墙不但可增加蒸汽产生室的传导面积,并且还可限制蒸汽从蒸汽产生室的入水口至出气口的移动方向与距离,以及限制了水在转变成蒸汽时所能膨胀的空间,使得蒸汽产生室内的蒸汽的压力增加且温度上升,因而解决了传统锅炉无法在单位时间内产生大量蒸汽的问题。
本发明的蒸汽产生装置,更至少包含:一壳体,围绕该蒸汽产生室,其中该壳体包含一上壳体与一下壳体。
本发明的蒸汽产生装置,该挡墙为一弯曲的挡墙,用以在该蒸汽产生室中形成一弯曲的流道。
本发明的蒸汽产生装置,该挡墙系为一螺旋状的挡墙,用以在该蒸汽产生室中形成一螺旋状的流道。
本发明的目的这样实现的:一种熨斗,至少包含:
一外壳;
一电热板,连接于该外壳;以及
一蒸汽提供系统,连接于该电热板,其中该蒸汽提供系统至少包含:
一水箱;
一蒸汽产生装置,连接于该水箱,其中该蒸汽产生装置至少包含:
一本体,其中该本体具有一流道,该流道接收来自于该水箱中的水,
且该流道用以增加传导面积;以及
一加热体,设置于该本体,其中该加热体用以对该流道进行加热作用;以及
一抽水装置,设置于该水箱与该蒸汽产生装置之间,其中该抽水装置用以将该水箱中之水传送至该蒸汽产生装置。
本发明的熨斗,该流道为一弯曲的流道。
本发明的熨斗,该流道为一螺旋状的流道。
本发明的熨斗,该蒸汽提供系统位于该外壳之外。
本发明的熨斗,该蒸汽提供系统位于该外壳之内。
本发明的熨斗,该本体为一管路,该加热体包围该管路。
本技术方案和传统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应用上述的蒸汽产生装置,由于是在蒸汽产生装置中设有流道结构或者是在蒸汽产生室内设有挡墙来增加传导面积,藉以提高水汽化成蒸汽的效率,并且还可提高蒸汽在流道结构或蒸汽产生室内停留的时间,以及限制水汽化成蒸汽时能够在流道结构或蒸汽产生室内膨胀的空间,所以本发明与其它蒸汽产生装置相比,本发明的结构不但可有效提高水的汽化效率,并且还可产生过热与大于常压的蒸汽,因而解决了传统锅炉无法在单位时间内产生大量蒸汽的问题。另外,本发明的熨斗由于附加上此蒸汽产生装置,因此可在单位时间内提供大量的蒸汽给熨斗,藉以满足使用者实际上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传统的应用于蒸汽熨斗的锅炉的剖面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蒸汽产生装置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蒸汽产生装置的上视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53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治疗烧烫伤的中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