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镍金隔电加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5225.3 | 申请日: | 200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8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松;侯全舵;张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安坤热水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12 | 分类号: | F24H9/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12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镍金隔电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器,尤指一种用于电热水器的镍金隔电加热器。
背景技术
电热水器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但其基本结构大致如图1所示,这种结构是将加热器1′安装在水箱2′内,对水箱2′内的水进行加热,这种结构虽然有效,但会产生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结水垢的问题,由于加热器长时间加热使用,水中的钙镁离子会在加热器表面集结形成水垢,影响加热效率,严重时会破裂导致漏电造成电击伤人的事故;
二是腐蚀问题,目前虽然加热器的表面材料普遍使用了不锈钢和英格莱800,含镍量为16%,比黄铜和一般钢材的抗腐蚀能力较强,但经过几年使用后仍会被腐蚀穿孔;
三是加热器漏电问题,由于加热器表面结垢或腐蚀,以及本身的加工工艺问题,加热器漏电目前无法避免,虽然海尔集团在其专利第ZL01135300.7号中提出了一种防触电式电热水器,但其设计结构是从热水器的结构方面考虑的,并未涉及到加热器,也就是说一但漏电,整个热水器内部的水还是有电,但是,如果直接基于加热器防漏电设计,则可避免热水器内部的水有电,从而更确保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镍金隔电加热器,其可保证加热器不结水垢,提高其抗腐蚀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其可保证加热器不会漏电,因此流入到热水器内胆内的水就不会带电,从而更确保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镍金隔电加热器,它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内设置有加热丝流道,该加热丝流道内容置有加热丝,另在本体上设置有连接加热丝流道的进出水口;所述加热丝流道的上游及下游与进、出水口之间分别设置有进水流道及出水流道。
所述加热丝流道或进、出水流道由若干流道相互串通构成。
所述本体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中间主体内为流道结构,上下部分即上下端盖为将中间流道联通的架构,且三部分之间紧固和密封,而所述进、出水口分别设置于上下端盖上。
所述加热丝流道及进、出水流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
所述加热丝流道内设置可防止加热丝偏移的定位结构。
所述定位结构为一体成型于加热丝流道周围的凸起,或为设置于加热丝周围的凸块。
所述加热器本体上安装有一用以控制水温的温控装置。
所述加热丝为裸露式,其加热丝直接连接到一金属接线柱上,该金属接线柱通过密封材料和紧固装置紧固到本体上。
所述加热丝为凯装式加热管,其凯装式加热管的外壁连接一个固定装置,通过该固定装置,并以密封材料及紧固装置同本体密封和紧固,而该凯装式加热管内部加热丝所连接的金属接线柱再同外部电源相连。
采用上述方案后,将本发明同现有技术作一比较,当可知其具有下述优点:
1、可保证热水器不漏电,由于本发明在加热丝流道的上下游分别设置了具有一定长度的进、出水流道,这样即使加热丝漏电,也可利用水电阻保证加热丝的漏电电流在水流出加热器后不带电,也就是说,其可保证加热器不会漏电,因此流入到热水器内胆内的水就不会带电,从而更确保安全,绝不会对人产生伤害。
2、不会结水垢,由于本发明的加热丝或加热管被设置于一流道内,水在流动过程中进行加热,因此水中的钙镁离子不易在加热丝表面集结,从而不会形成水垢,由于不会形成水垢,也就不会影响加热效率,更可防止漏电。
3、抗腐蚀能力强,由于本发明的加热丝不会集结水垢,因此不易腐蚀加热丝,同时,本发明使用镍金加热材料制造加热丝,其含镍量为80%,是目前不锈钢含镍量的5倍,从而大大提高该加热器的抗腐蚀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加热器去掉上下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加热丝与加热丝流道配合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加热丝与加热丝流道配合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加热丝与加热丝流道配合实施例三示意图;
图6A是图6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加热丝与加热丝流道配合实施例四示意图;
图7A是图7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裸露式加热丝与加热器连接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凯装式加热管与加热器连接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温控装置处的流道及水流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安坤热水器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安坤热水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52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相对移动而不可相对转动的装置
- 下一篇:支撑装置的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