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自动定时分离出冲泡液体的冲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5212.6 | 申请日: | 200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2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黄东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东棋 |
主分类号: | A47G19/12 | 分类号: | A47G19/12;A47J31/18;A47J31/4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台湾省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定时 分离 冲泡 液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冲饮用的冲泡装置,特别指一种可自动定时分离出冲泡液体的冲泡装置。
背景技术
按;随着都会的繁荣进步,近来街头咖啡连锁店到处林立,且不论上班族或是三五知己、亲朋好友聚会,皆会利用泡咖啡或品茗泡茶的机会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泡咖啡或泡茶所需配备及时间不需太多,符合经济、迅速、便捷的有利因素,故其会广受大众欢迎;依此市面上有一种可供同时冲茶、饮茶的泡茶器上市,而在该些产品当中,大多于外杯内设有一可盛装冲泡物(如咖啡、茶叶、花茶等)及具过滤拦渣功能的内杯,该内杯悬置于外杯体的上方,在冲泡时,因开水于内杯中无适当时间停留,而直接由滤网穿透流入外杯内,其仅具有“冲”的作用,不能具有“浸泡”冲泡物的功效,众所皆知,咖啡与茶叶皆应须有适当的冲泡时间,方有较佳口味的产生,极须有一种能方便控制冲泡物液体冲泡时间的冲泡装置。
目前市面上虽有多种能方便控制冲泡物液体出水、止水的冲泡器,但因冲泡物液体的出水、止水仍须借由手动来操作,且无冲泡物液体浸泡时间控制的定时装置,即使用时大多借由使用者凭感觉自行拿捏浸泡时间,等浸泡时间大概到了再使其出水,故浸泡时间不精准,操作繁琐,实用效果仍未臻至理想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定时分离出冲泡液体的冲泡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所述冲泡装置包括有:
第一容器;
第二容器,设有泄漏孔及供出水的孔,悬置于第一容器上;
第三容器,供放置冲泡物,设于第二容器中;
阀门单元,设于第三容器上;
控制垫片,设于第二容器、第三容器间,具弹性力;
上述阀门单元于第三容器底部开有孔,该孔上设有一可堵塞该孔的堵塞体。
上述第二容器于底部设有预定高度的顶柱,用以顶推第三容器底部所设的堵塞体。
将水加入第二容器、第三容器间,使第三容器借由水浮力作用上升,令阀门单元关闭,而泄漏孔于一定时间内泄漏水,使第三容器下降,第二容器底部的顶柱顶推第三容器底部的堵塞体,而令阀门单元自动开启,冲泡液体由第三容器通过第二容器流出,进而自动分离出冲泡液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导引冲泡热水、便于操控的自动定时冲泡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在第一容器上方设有导水单元,该导水单元设有盖体,盖体盖合于第一容器上,盖体于预定处开有注水口。
上述盖体连接一具有数进水孔的导水板,该导水板位于第三容器开口处,将水导入第二容器、第三容器间所预设的容水空间,使第三容器借由水浮力作用而上升,且加水时一部份水可由进水孔进入第三容器中,以浸泡冲泡物。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便于使用者判断是否停止加水的自动定时冲泡装置。其技术方案是:
上述导水板穿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杆体。
上述杆体下方设一浮体。
上述杆体上方连接一弧形导水面,该导水面与盖体注水口对应,当第三容器水量到一定高度时,浮体浮起,使导水面封堵注水口,以提醒使用者停止加水。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整冲泡物浸泡计时时间的自动定时冲泡装置。其技术方案是:
上述第三容器设有一可使其转动的拨杆。
上述控制垫片设有缺口,恰可供泄漏孔适当露出。控制垫片贴合于第二容器底部,控制垫片可被带动而转动,借由控制垫片遮挡泄漏孔数量的多少,以控制第二容器、第三容器容水空间所装的水的泄漏量,进而控制阀门单元开启的时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组合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刚加入冲泡热水时的组合剖视实施例图;
图5为本发明加入冲泡热水使第三容器上升的组合剖视实施例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容器内冲泡热水达一定水位使浮体上升的组合剖视实施例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容器因泄漏孔泄水作用而下降的组合剖视实施例图(一),此时阀门单元为关闭状;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容器因泄漏孔泄水作用而下降的组合剖视实施例图(二),此时阀门单元为开启状;
图9a、b为本发明借由控制垫片遮挡泄漏孔数量的多少,以控制第二容器、第三容器容水空间所装的水的泄漏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控制垫片完全遮挡泄漏孔,使第二容器、第三容器容水空间所装的水无法出水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第一容器 11握柄 12凹槽 20第二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东棋,未经黄东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52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