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式浇铸底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5181.4 | 申请日: | 200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9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恒;张万发;陈学权;梁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9/00 | 分类号: | B22D9/00;B22D45/00 |
代理公司: | 本溪新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军 |
地址: | 117000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浇铸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电渣重熔炉生产电渣钢所用的底垫的浇铸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旋转式浇铸底垫装置。
背景技术:
底垫是利用电渣重熔法生产轴承钢即电渣钢所需的原料之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电渣钢的质量。现有技术中,底垫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用普通的钢板替代,该种替代方式虽然成本较低,物料来源丰富,但,由于普通钢板的杂质相对较多,所以,用其生产出的钢材会出现质量问题,不适合于生产高纯度钢;二是用电渣钢的边角余料并经过锻造等工序制作底垫,虽然该种底垫可以解决电渣钢的质量问题,但,其制作成本较高,制作工艺复杂;三是采用感应炉直接冶炼符合底垫标准的钢,然后再制作底垫,虽然用该种方法制成的底垫也适合于高纯度钢的生产,但,同样存在制做成本高和效率低的问题;四是可以采用电渣钢余量的钢水直接浇铸底垫,该种方法虽然很适合于生产电渣钢,且成本低,效率高,但,在现有技术中,是用天车吊的钢包出口直接对地面的底垫模对中浇铸的方式制作底垫,在此过程中,钢包出口与底垫模对中是较困难的事情,且也很难实现利用同一炉钢水连续浇铸多个底垫的操作,所以,该种制作底垫的方式不适合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钢包出口与底垫模方便对中的方式解决用电渣钢余量的钢水直接浇铸底垫不能批量生产问题的旋转式浇铸底垫装置。
本发明所提出的旋转式浇铸底垫装置包括一个由底座限定的转动轴和安装在转动轴顶部的用于固定模具的支撑构件。
所述支撑构件由圆盘形件构成,在该圆盘形件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和调整模具位置的插槽,且在所述圆盘形件的中心部位的下方设置有与转动轴端部相匹配的插套。
所述插孔设置有4个,且分别沿着圆盘形件的两个相互垂直的直径方向设置。
本发明所提出的旋转式浇铸底垫装置通过可转动支撑构件带动底垫模转动,通过底垫模不断地转动,即可实现对底垫模的连续浇注,而不需要使底垫模与钢包出口准确对中,所以,采用该种装置能够实现利用同一炉钢水连续浇铸多个底垫,不仅能提高效率,而且还会降低生产成本;另外,该种近似于离心浇铸底垫的方式可保证底垫均匀,进而可提高底垫的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所提出的旋转式浇铸底垫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该图给出本发明所提出的旋转式浇铸底垫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外观整体结构。该装置包括一个底座1和安装在该底座1中部区域的转动轴2,以及安装在转动轴2顶部的支撑构件。支撑构件可由圆盘形件3构成,在该圆盘形件3的两个相互垂直的直径方向上设置用于固定模具的四个插槽31,且每一个插槽31的长度小于圆盘形件3的半径。圆盘形件3的中心部位的下方设置有插套32,圆盘形件3与转动轴2的端部通过插套32相连接,当转动轴2转动时即可带动圆盘形件3转动。
在使用时,将模具放置在圆盘形件3的上表面,且通过插槽31来调整模具的位置,当模具的位置调整好后,即可向模具内倾倒钢水,并通过模具转动来形成底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51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