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效传递波浪势能的锚定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35091.5 | 申请日: | 2006-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9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思忍;龚德俊;陈永华;徐永平;朱素兰;秦枫;姜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3B22/00 | 分类号: | B63B22/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 地址: | 26607***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效 传递 波浪 势能 锚定 装置 | ||
1.有效传递波浪势能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海表面浮球(7)、锚定注塑钢缆(10)、张紧锤(13)、储链(15)和重物锚块(16);锚定装置的上端是漂浮着的海表面浮球(7),它的下端连着锚定注塑钢缆(10),锚定注塑钢缆(10)下端到海底之间又依次连有张紧锤(13)、储链(15)和重物锚块(16);该装置将波浪势能传递给锚定注塑钢缆(1 0),从而带动安装在其上的水下测量平台(11)运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传递波浪势能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海表面浮球(7)中轴线自上而下穿有浮球中轴拉管(6),锚灯(1)固定在浮球中轴拉管(6)的上端。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传递波浪势能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海表面浮球(7)为上半球壳(4)和下半球壳(5)拼焊在一起构成,上半球壳(4)和下半球壳(5)的内部焊有浮球内加强筋(8),海表面浮球(7) 上下两端焊有浮球外加强筋(2)和浮球U型吊环(3)。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传递波浪势能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海表面浮球(7)下端通过球缆连接环(9)连接锚定注塑钢缆(10)。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传递波浪势能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锚定注塑钢缆(10)下端通过缆锤连接环(12)连接着张紧锤(13)。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传递波浪势能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张紧锤(13)包括张紧锤中轴杆(18)、圆台状小铅块(19)、圆台状大铝块(20)、圆柱状铅块(21)、圆盘形托板(22),圆盘形托板(22)焊接在张紧锤中轴杆(18)的下部,对称设置的圆台状小铅块(19)、圆台状大铅块(20)、圆柱状铅块(21)依次串在张紧锤中轴杆(18)上,共同构成流线型张紧锤(13)。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传递波浪势能的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张紧锤(13)下端通过锤链连接机构(14)连接着储链(15),储链(15)的末端又通过连接环(17)连接重物锚块(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50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