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级流道抽油泵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5002.7 | 申请日: | 200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5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金昌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昌昊 |
主分类号: | F04B47/02 | 分类号: | F04B47/02;F04B53/10;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2000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级流道 抽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油泵,尤其是一种双级流道抽油泵,属于采油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井下抽油泵是机械采油的关键性设备,目前油田使用常规管式抽油泵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时耗用材料较多,使得采油生产成本较高,采油泵效低、单井产量少,无法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以使泵效显著提高,并且减少造成砂卡的一种双级流道抽油泵。它可以广泛适用于原油粘度较低的各种油井中。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双级流道抽油泵,它包括泵筒、柱塞等,它是由柱塞总成、上下泵筒、上固定阀总成、下固定阀总成及泵筒接箍、上固定阀上、下接头等构成。
所述的泵筒上设有上、下两套固定阀进油装置。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1、泵效高:由于采用双固定阀结构,一个冲程可完成多次吸油和排油过程,从而比泵径和工作参数完全相同的抽油泵大幅度提高了产液量,经辽宁油田大量现场检测,泵效提高达到20%以上。
2、固定阀:底部固定罩采用扩孔结构,减少阻力,加大了流量,偏心固定阀球采用无磁球,提高了球密封的可靠性。
3、高耐磨耐蚀性:柱塞外表面采用Ni-Cr-B-Si喷焊处理,泵筒内孔采用C-N共渗技术;提高了该泵防腐耐磨性能。
4、偏心固定阀外加筒形防砂管,减少造成砂卡的可能性。
本发明所述的双级流道抽油泵,可以使泵效显著提高,增加原油产量,降低生产费用,并且减少造成砂卡。本发明产品可以广泛适用于原油粘度较低的各种油井中。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效果显著的特点,使用安全可靠,提高了球密封的可靠性,防腐耐磨性能显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筒出油接头,2、泵筒,3、柱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加以详细的描述,但不受实施例所限。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由柱塞总成、上下泵筒、上固定阀总成、下固定阀总成及泵筒接箍、上固定阀上、下接头等组成。泵筒2上设有上、下两套固定阀进油装置。由于安装了上、下两套固定阀进油装置,而使泵效显著提高。
工作原理:
当下冲程时,柱塞下腔室体积变小,压力升高,底部固定阀关闭,柱塞3进油阀打开,原油通过柱塞3上部泵筒2出油接头1进入油管,与此同时,柱塞3上腔室体积增大,压力降低,上部偏心固定阀打开,原油进入柱塞3上腔室。上冲程时,柱塞3下腔室体积增大,压力降低,底部进油阀打开吸油,与此同时柱塞3上腔室体积减小,压力增大,偏心固定阀关闭,当柱塞3进入上泵筒后,由于下腔室体积增大,偏心固定阀打开,开始吸油。
本发明所述泵的规格已系列化,泵径规格为32、38、44、57、70,泵筒长度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的冲程而定。
本发明的技术参数如表1。
本发明的运输、装卸及存放如下:
双级流道抽油泵要求上、下泵筒直线度非常高,在运输、装卸存放时,起落平稳、严防碰撞;运输时,应水平放置,支点不要太远;存放时,最好单层存放,若多层存放时,不得超过两层。
施工前准备:
1、下泵前,应检查泵筒有无弯曲、螺纹连接是否松动;检查柱塞在泵筒内是否能轻松拉动;下泵前,应检查各阀丝堵和防护罩是否已经卸下。
表1 相关技术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昌昊,未经金昌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50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方莪术油泡沫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滑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