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纸币自动清分机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34233.6 | 申请日: | 200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8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柳永诠;陈含章;牛作琴;丁丕显;柳伟生;赵同光;张丽君;于盛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长庆 |
主分类号: | G07D11/00 | 分类号: | G07D11/00;G07D13/00;B07C3/02;B07C3/1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4044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纸币 自动 分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纸币清分机具,特别是一种多通道纸币自动清分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银行对新旧、真伪、破损、折角和粘胶带的纸币仍采用人工清分,是一项耗时费力的繁锁工作,而且误差大、效率低。尤其是近年来国家规定,人民币必须在七成新以上才能在市场上流通,银行清分新旧币的任务就相当繁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纸币清分机作为金融企业和专业银行的专用分检设备,完全取代了人工分选。但目前,由于国外产品的价格昂贵,国内产品的缺陷较多,难以满足用户的要求,使纸币清分机的使用受到限制。此外,伪钞的不断出现也对纸币清分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纸币清分机还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
1.由于纸币的走钞通道存在大角度折弯,纸币走钞不畅,会容易卡钞,并产生噪音。
2.卡钞现象频发、卡钞后不易清除。现有的纸币清分机卡钞的现象频繁发生,而且发生卡钞后,因清分机不易开启,纸币在通道中被卡住后不便于清除,给使用者带来很多麻烦。
3.不易维修。因现有的纸币清分机内部不易打开,维修和保养检修不方便。
4.检测空间不够。现有的纸币清分机大都采用皮带传输纸币,走钞通道占用空间大,使传感器放置的位置受到限制,存在影响图像及信息传感效果等问题。
5.现有纸币清分机的入钞机构存在的重叠入钞、纸币间距不稳定以及走钞过程中纸币倾斜等问题。
6.现有纸币清分机的测厚机构存在检测精度不够、体积较大等问题。
7.现有的纸币清分机的出币仓大多设置在设备主体内部,清分机完成清分后的纸币都驻留在出币仓内。这样一来,在使用清分机时,操作者在不借助其它延伸工具的情况下必须将手伸进出币仓内才能将钱币取出,会使人感觉不舒适,并且还存在使手受到清分机内部机械伤害的可能,同时也容易将钱币遗忘在出币仓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纸币自动清分机,解决纸币走钞不畅,容易卡钞,并产生噪音等问题,采用卧式结构、易于清除卡钞和维修。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纸币自动清分机,解决检测空间不够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纸币自动清分机,解决入钞机构存在的重叠入钞、纸币间距不稳定以及走钞过程中纸币倾斜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纸币自动清分机,解决测厚机构存在的检测精度不够、体积较大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五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纸币自动清分机,解决纸币从清分机中不方便取出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多通道纸币自动清分机,包括固装在机架上的进钞装置以及多个接钞装置,进钞装置与接钞装置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传送装置相连接,传送装置上设有检钞装置。
所述的机架上通过连接器件增设多个接钞装置和传送装置。
所述的进钞装置包括入钞台、送钞轮、捻钞轮、阻力轮、前压轮及后压轮,阻力轮、前压轮及后压轮分别与捻钞轮相抵接。
本发明进钞装置还设有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杆、摆臂及扭簧,调节螺杆与固定在机体上的定位轴螺纹连接,摆臂的一端与阻力轮支架固定,另一端通过扭簧压接在调节螺杆上。
在接钞装置上加设有推币装置,推币装置包括往复运动机构以及由往复运动机构带动的推币挡板。
在接钞装置上加设有推币装置,推币装置包括往复运动机构以及由往复运动机构带动的送钞车,用于放置钞票的送钞托板通过连接件安装于送钞车上。
所述的传送装置包括走钞通道、多个第一主动压辊及与第一主动压辊相对应的多个第一从动压辊,走钞通道由多个上传动板及与上传动板对应的多个下传动板水平设置而成,走钞通道位于第一从动压辊和第一主动压辊之间。
在走钞通道上部设有走钞机架,走钞机架与机架之间设有开启定位机构,开启定位机构包括支架、定位杆、滑槽,定位杆的一端铰接在与走钞机架连接的支架上,定位杆的另一端与机架上的滑槽呈滑动配合,定位杆上安装有第二弹簧。
所述的走钞机架与机架通过锁定机构锁紧,走钞机架一端与机架绞接,另一端安装由第一弹簧固定的第二锁钩,第二锁钩与安装于机架上的第二固定轴挂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长庆,未经柳长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4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副溶血弧菌恒温基因扩增快速检测试剂盒及方法
- 下一篇:图像显示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