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气石复合高聚物生态功能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31628.0 | 申请日: | 2006-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2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柏仲元;赵迎涛;崔湘浩;王子祥;张勇;吴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柏仲元 |
主分类号: | C08L61/24 | 分类号: | C08L61/24;C08L61/28;C08L61/14;C08K9/06;C08J5/18;B32B27/4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白冬冬 |
地址: | 130011吉林省长春市朝***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石 复合 高聚物 生态 功能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电气石复合高聚物生态功能膜,其特征在于:
配方: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包括:
辐变电气石0.1~30 氨基树脂60~90
硅烷偶联剂0.005~1.5
其中辐变电气石的制备方法是:
(1)首先将1纳米~20微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电气石250g置于硬质恒重的瓷质碟上,在1000瓦、2450MHz的微波马弗炉中,做干式或者湿式微波热处理3~13分钟,温度70度~500度之间,冷却至室温后放入2000瓦的远红外马弗炉中,作同频电磁共振活化处理,温度控制在500~880摄氏度,当电气石粉达到500~880摄氏度后延续10分钟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
(2)将上述冷却至室温的电气石粉中添加硅烷偶联剂改性,在高速剪切分散机或高速搅拌热混机中完成,在硅烷偶联剂对电气石微粉颗粒表面充分浸润包裹,使活化度达到97%以上,达到相同径粒之间和不同径粒之间无互粘自聚现象,呈现高度自由分散状态后,将其密闭封装保存,备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石复合高聚物生态功能膜材料,其特征在于:
在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将稀土材料镧、铈、铷、钪的100纳米~1微米金属氧化物及其可溶盐,按电气石重量数的5-15%和电气石粉干混或湿混,在球磨机或高速混合机内完成,其中电气石与稀土材料的湿料中进微波马弗炉时的含水量不能超过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石复合高聚物生态功能膜材料,其特征在于:配方还包括按重量份数比的10纳米~20微米的沸石0~15份、蒙脱石0~15份;10纳米~20纳米半导体光触媒剂二氧化钛0~1.5份、氧化锌0~1.5份;0.3微米~2微米锶铁氧体-SrO·6Fe2O30~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石复合高聚物生态功能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基树脂包括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脲醛树脂、丁醇醚化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改性酚醛树脂、尿素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尿素-甲醛浸渍树脂、丁醇醚化三聚氰胺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石复合高聚物生态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偶联剂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六甲基二硅胺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Y-(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基硅硅烷、乙烯基三乙氧硅烷、三甲基氯硅烷。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电气石复合高聚物生态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按配方备料后的混合物经加温溶融或搅拌或研磨机械物理过程,使各组分彼此均布容溶,即完成膜物料的准备,并将其称之为基准膜母料。
(2)将基准膜母料循既定浸渍工艺、塑化成膜工艺、挤压工艺、模压工艺、化学镀膜工艺、涂装成膜工艺及静电喷涂工艺及其与之相应的固化工艺,包括烘烤工艺、热压工艺、辐射固化工艺、光固化工艺即可完成终端膜体或膜制品的制备。
7.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电气石复合高聚物生态功能膜材料,在地板、强化地板、非织造复合材料的GMT片材、Carboform片材、Sprint CBS片材的表面或表层结构层中使用;木质材料、纸张、金属、玻璃、砖石、塑料、纺织品、非织造品及其复合制品的内外表面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柏仲元,未经柏仲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16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