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的旋转轴支撑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30461.6 | 申请日: | 2006-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5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 发明(设计)人: | 白起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F04C18/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化一 |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旋转轴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的旋转轴支撑装置,更详细的说,本发明是涉及一种通过减少由于旋转轴的旋转力而引起的下部轴承的负荷,从而可以减少摩擦损失,提高效率,并且可以减少对下部轴承的磨损,防止振动,从而提高压缩机的信赖度的压缩机的旋转轴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图1是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的纵剖面图。图2是图1中旋转轴下部区域支撑装置的剖面图的放大图。图3是图2的分解斜视图。
如图所示,压缩机包括有:在内部形成密闭的收容空间的壳体11;收容于壳体11的内部,压缩冷媒的压缩部21;设置于壳体11的内部,向压缩部21提供驱动力的驱动电机。
壳体11的一侧具备有用于吸入及排出冷媒的吸入管13及排出管15。壳体11的内部设置有上部框架17及下部框架64,为了支撑压缩部21及驱动电机,上部框架17及下部框架64在上下方向隔离设置。
压缩部21包括有:具备有渐开线(involute)形状的搭接部分(lap)24,并固定设置于框架17的固定涡盘23;具备有渐开线(involute)形状的搭接部分(lap)26,并相对于固定涡盘23可旋转结合的回旋涡盘25。
驱动电机是由以下几个部分所构成:固定设置于壳体11的内部的定子33;在定子33的内部,以旋转轴37为中心,可旋转设置的转子35。旋转轴37的上端形成有偏心部38,为了能够使回旋涡盘25相对于固定涡盘23回旋,偏心部38是由于偏离旋转中心而形成的,并且它可相对运动的结合于回旋涡盘25的底部。框架17及下部框架64分别形成有可旋转支撑旋转轴37的上部区域及下部区域的上、下部轴承18、61。转子35是将多个铁心(图中没有提示)以圆筒形状叠层后,用末端圈片36支撑其两端,并压入固定旋转轴37。
为了减小由于偏心部38在旋转时产生的旋转不均衡而引起的压缩机的噪音及振动,以旋转轴37的轴线方向为基准,末端圈片36的上端及下端分别利用焊接(图中没有提示)或螺丝(图中没有提示)等方法固定结合有平衡配重40。
另外,在现有技术的旋转轴支撑装置中,利用螺丝B将外壳63固定结合于下部框架64,并且下部轴承61压入结合于外壳63。
并且,将旋转轴37的下端部可旋转的结合于下部轴承61后,将下部框架64的侧面焊接结合于壳体11的内侧,并支撑旋转轴37的旋转运动。
此时,在将下部轴承61强制压入外壳63的过程中,会发生与旋转轴37的旋转中心略微歪斜的情况。在这种状况下,如果开始运行,由于旋转轴37的旋转力,下部轴承61将产生负荷,并由此导致压缩机的效率下降问题。
另外,由于与旋转轴37的摩擦,下部轴承61的内面会有磨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将产生振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的旋转轴支撑装置,通过对旋转轴支撑装置进行改善,可防止下部轴承内表面产生摩擦及振动,并可提高压缩机的效率及信赖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旋转轴支撑装置,它包括有:支撑部件,它设置于壳体内部;下部轴承,它结合于驱动电机的转子旋转轴,并且可旋转的结合于将旋转力传递到压缩部的旋转轴,从而插入于支撑部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弹性部件,其位于支撑部件和下部轴承之间,弹力支撑旋转轴的半径方向。
支撑部件包括有用于使结合有弹性部件的下部轴承压入结合的外壳;设置于壳体,为了支撑旋转轴,而在其内部固定结合外壳的下部框架。
在平面投影时,弹性部件的内外侧形成为波形断面形状,其内侧的一部分与下部轴承接触,其外侧的一部分接触于外壳,下部轴承压入结合于弹性部件内部,弹性部件还可以是一种包含有切开外面的一部分后凸出的多个切开弹性部。
本发明的压缩机是涡旋压缩机。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的旋转轴支撑装置具有如下效果:由于支撑部件和下部轴承之间设置有移动性的弹性部件,因此可以防止由于旋转轴的旋转力而引起的下部轴承的负荷,并可提高压缩机的信赖性,而且可以防止下部轴承的内面磨损的过程中产生压缩机的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的纵剖面图。
图2是图1中旋转轴下部区域支撑装置的剖面图的放大图。
图3是图2的分解斜视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下部轴承结合于弹性部件的斜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分解斜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旋转轴支撑装置的剖面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弹性部件的斜视图。
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04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