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器室外机的储液罐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0454.6 | 申请日: | 200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6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慧英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室外 储液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离或净化气体或液体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外机中防止液体冷媒流向压缩机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储液罐结构。
背景技术
空调器是吸入室内的热空气,使之与低温冷媒进行热交换,并将低温空气排向室内进行制冷;或者通过相反的作用,对室内空间进行制热的设备。空调器的工作回路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门-蒸发器形成。
空调器包括设置在室外的室外机(也称为“室外侧”或“放热侧”),以及设置在建筑物内部的室内机(也称为“室内侧”或“吸热侧”);室外机中设有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和压缩机,在室内机中设有蒸发器(室内热交换器)。
众所周知,空调器大体上可分为分设室外机和室内机的分体式空调器,一体设置室外机和室内机的一体式空调器。处于设置空间以及噪音等方面的考虑,现在分体式空调器更受人们的青睐。
想要用一个室外机对多间空间进行制冷或制热时,可以采用分体式空调器。即,作为分体式空调器的一种类型,中央空调器可以设置在具有多间办公室的建筑物上,可以对各办公室进行有效地调温。
中央空调器在一个室外机上连接数个室内机,并把数个室内机分别设置在各个室内空间,可以得到设置数台空调器的效果。
下面,参照附图对普通的中央空调器(也称为空调器)室外机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空调器室外机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如图所示,空调器室外机在下部形成有安装多个部件的底盘2;在底盘2的前端,设有形成正面外观的正面面板4。
在底盘2上,设置压缩机10。压缩机10把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分别形成在左右侧。即右侧设有进行定速运行的定速压缩机10′,左侧设有变速压缩机10″。
在压缩机10的一侧,分别设有分油器12。分油器12从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中,分离出机油。分离出的机油在分油器12的作用下,被压缩机10回收。
在底盘2的中央部、更详细地说、定速压缩机10′和变速压缩机10″之间,设有储液罐20。储液罐20与定速压缩机10′以及变速压缩机10″分别连通,向定速压缩机10′和变速压缩机10″供应气体冷媒。
如图1所示,在底盘2的侧端部和后端部,设有室外热交换器40。室外热交换器40让流过其内部的冷媒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成双地形成在左右侧。
即,在左侧形成有状(从上方观察时)左侧热交换器40′,在右侧形成有状右侧热交换器40″。
在顶面面板50的内侧,设有送风扇57。送风扇57用于强行吹送空气。送风扇57从风扇电机58接收动力进行旋转,把室外机内部空气排向外部。风扇电机58在接通电源时产生旋转动力。
图2是现有技术储液罐结构A-A剖面图。图3是现有技术储液罐俯视图。
下面,参照图2、图3对储液罐20的构造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储液罐20用于暂时储存冷媒,只让气态冷媒流向压缩机10,其外形由圆筒状壳体24形成。
在储液罐20的右侧上部,插放地设置冷媒流入管21。冷媒流入管21让在室内机内部得到热交换的气液混合状态冷媒、以及流入室内机的机油,流入储液罐20内部。冷媒流入管21的下端位于储液罐20的中央部位。
因此,储液罐20的内部空间可以暂存冷媒以及机油。
另外,在储液罐20的内部,设有冷媒排出管22。冷媒排出管22只让储液罐20内部的气体冷媒流向压缩机。冷媒排出管22贯穿壳体24的底面下部伸出弯曲向上固定,其上端位于比冷媒流入管21的下端高的位置,只让气态冷媒流入。
在冷媒排出管22的下部,更详细地说,插入在壳体24内部的冷媒排出管22下部,穿孔形成有回油孔23。回油孔23用于把储液罐20内部的机油向压缩机10回收。
但是具有以上结构的空调器储液罐,存在如下问题。
从室内机流入储液罐20的冷媒,处于气液混合状态通过具有单一结构的冷媒流入管21流入壳体24内部。
因此,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流入壳体24内部时,储液罐20的内部会出现涡流。在涡流的作用下,不能被压缩的冷媒,通过冷媒排出管22,流向压缩机10内部。
另外,如果不能被压缩的冷媒流入压缩机10内部,则会引发压缩机10的故障以及破损,而且有可能在安装于室外机内部的多个配电部件上产生过载电流。
不仅如此,考虑到壳体24内部出现涡流,为了防止液态冷媒流入压缩机10内部,需要让储液罐20具有相当大的容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04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施工既有建筑物地下室的静压桩工艺
- 下一篇:植筋和锚杆相结合的抗浮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