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玉米纤维与丽赛纤维混纺织物及其制造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29727.5 | 申请日: | 200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1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邢欣;杨耀斌;王梅;金永玲;李清泉;齐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D02G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桂英 |
地址: | 300308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纤维 混纺 织物 及其 制造 工艺 | ||
1.一种玉米纤维与丽赛纤维混纺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织物采用玉米纤维与丽赛纤维混纺纱织造,所述混纺纱的混纺比例为:
玉米纤维∶丽赛纤维=30~70∶70~30,为重量百分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织物的组织结构为平纹、缎纹、斜纹或提花中的任一种。
3.一种玉米纤维与丽赛纤维混纺织物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制造工艺主要在于以下步骤:
(1)、纺纱工艺
玉米、丽赛纤维单独打卷,在头道并条混合;
具体工艺如下:
①清花工序
丽赛纤维选用1.2D×38mm,玉米纤维选用1.3D×38mm,两种纤维单独打卷;
抓棉机打手1054转/分,FA106采用梳针打手,速度445转/分,A076棉卷罗拉速度10转/分,棉卷干重390克/米,棉卷长度30.6米;
②梳棉工序
刺辊速度为800转/分,锡林速度330转/分,道夫速度15转/分,锡林与盖板隔距0.23、0.23、0.254、0.254、0.3mm;
生条定量:丽赛纤维16.5克/5米,玉米纤维18克/5米;
③并条工序
为使两种纤维充分混合,采用三道并条;
④粗纱工序
后区欠伸倍数选择1.22倍,粗纱捻系数78,干重3.8克/10米,罗拉隔距10×22×32.5mm;
⑤细纱工序
细纱罗拉隔距20×35mm,钳口隔距2.5mm,后区欠伸倍数1.298倍,捻系数330;
⑥络筒工序
槽筒速度800米/分,电清参数1.3×1.5,空气捻接器接头;
(2)、织造工艺
①整经工序
张力圈重量控制在3.5g±0.5g范围,为防止边纱松散出荷叶边,每边10根纱增加10g张力圈,整经压力0.4mpa,整经车速400m/min;
②浆纱工序
由于构成纱线的亲水型丽赛纤维多于拒水型的玉米纤维,采用变性淀粉为主浆料,PVA和丙烯类浆料为辅,浆液配方及工艺如下:
变性淀粉HB-93 50kg
PVA 25kg
CDDF 25kg
抗静电剂 1.5kg
平滑剂 2kg
烧碱 125g
防霉剂NL-4 75ml
水 500L。
浆纱采用双浆槽单浸双压不分层压浆形式,上浆工艺如下:
浆箱温度: 98~100℃
浆箱粘度: 11~12秒
浆锅温度: 96~98℃
浆锅粘度: 8~9秒
上浆率: 11~12%
回潮率: 6~8%
压浆力: 15KN
车速: 40m/min
预烘温度: 110℃
主烘温度: 100℃。
③穿综工序
采用124号钢筘,每筘2入,6列停经片,穿法1、2、3、4、5、6,采用4片综织造,穿棕顺序为1、2、3、4。
④织造工序
采用喷气织机织造,主喷嘴压力2.5kg±0.5kg,辅喷压力3.5~4kg,车速700转/分,经纱张力150kg,开口时间305°,开口角度32°,开口动程21、17、13、9,综框高度276mm、270mm、270mm、26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972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取式适配卡扩充装置
- 下一篇:用于酯交换合成羧酸芳基酯的有机酸碱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