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机的端盖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29340.X | 申请日: | 200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9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H02K5/02;H02K15/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恩河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电动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电动机的端盖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电动机用作压缩机、洗衣机、空调器中的风扇等大部分家用电器的驱动源。由于无刷直流电动机用电子整流器代替了电刷和整流子,所以它既具有交流电动机的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又具备直流电动机的运行效率高、无励磁损耗以及调速性能好,又能避免产生机械噪音和电磁噪音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包括家用电器在内的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电动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构成,定子有独立的线圈结构,转子内有永久磁钢。定子和转子分别由硅钢片叠压而成的铁芯构成。定子呈圆筒状,其内圆向上设有凹槽。
转子为圆柱状,转子被直接压入曲轴上并置入定子圆筒空腔内,定子与转子间有一定的空隙。定子具有高强度漆包线绕成的绕组,定子绕组与外电源连接,在外电源电流通过时该电流与转子永久磁钢所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而驱动转子旋转。
定子绕组由作为运转绕组的主绕组和作为启动绕组的副绕组构成,绕组是在定子内圆上多个凹槽中的两个凹槽中插入线圈的一端并在另两个凹槽中插入另一端,在定子铁心上缠绕有多个绕组。因此,在定子铁心的上端和下端设置有绕组的上部和下部,并用固定部件在定子铁心的上端和下端将其固定。
为了防止定子绕组受到损坏和便于运输及安装,在定子绕组的外部设置有电动机壳体,在电动机壳体的端部设置有端盖。
如图1~3所示,现有技术的电动机外壳包括左端盖1和右端盖2,在左端盖1和右端盖2之间设置连接板3。在左端盖1的中间形成轴孔7,在左端盖1的靠近外圆周分别形成多个凸缘4和凸起5,在本实施例中各为4个,凸缘4和凸起5的作用是为了加强端盖的刚度,使之不易变形。在连接板3的两侧分别形成两个以上的连接孔8,利用连接孔8与电动机支架连接,以便固定电动机。右端盖2的形状和结构与左端盖1的形状和结构大致相同,只是分别安装在左端和右端。
但是,现有技术的电动机端盖结构存在以下问题,对于大直径、厚叠层的铁芯,现有端盖不能满足要求,即使制作类似的新端盖,因为尺寸过大造成工艺达不到要求,产品的合格率降低。如果使用类似尺寸的端盖,则因为电动机太重造成组装困难,流水线效率降低,同时组装成的电动机噪音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工省料的电动机的端盖结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机的端盖结构,包括前端盖、后端盖和壳体,在前端盖的中心形成轴孔,在前端盖的前面形成前凸圆,在前端盖的后面形成后凸圆,在轴孔的外周围分别形成辐射凸起和圆凸起以及定位凸起。
壳体呈圆筒形状,在壳体的外圆周表面的中间位置均布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连接板。
端盖、后端盖和壳体均用注铝一次成型。
本发明的电动机的端盖结构,由于将端盖、后端盖和壳体分别制作成型,对于大直径、厚叠层的铁芯,只用一个壳体就解决了组装问题,再用两个端盖来封闭定子和转子,这样的组合使整机组装变得方便、提高了流水线的效率,并且减小了电动机的噪音,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动机外壳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电动机外壳的正面视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电动机外壳的背面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电动机外壳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电动机外壳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电动机左端盖的纵向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电动机左端盖的正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电动机左端盖的背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电动机壳体的正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电动机壳体的俯视图。
其中:
1左端盖 2右端盖
3连接板 4凸缘
5凸起 6连接孔
7轴孔 8前端盖
9轴孔 10壳体
11连接板 12后端盖
13前凸圆 14后凸圆
15辐射凸起 16圆凸起
17定位凸起 18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电动机的端盖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93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接入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滚筒洗衣机的防漏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