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湿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29286.9 | 申请日: | 200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8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原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晓红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湿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入室内空气而进行除湿后再排放到室内的除湿机,尤其是在接水桶上设置有兼备接水桶把手和机壳把手功能的兼用把手的除湿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除湿机包括:构成左右两侧面及上面的外观,且前面、后面和底面开放的机壳1;由设置在机壳1内部的蒸发器2和冷凝器3构成的进行除湿作用的热交换器4;对循环于蒸发器2和冷凝器3的冷媒进行压缩的压缩机10;设置在热交换器4的前方或后方并产生送风力,将室内的空气吸入到机壳1的内部之后再排放到室内的送风扇5a和电机5b;设置在机壳1的前面,使流经热交换器4被除湿的空气排放到外部的形成有格栅的前面板7;设置在机壳1的底面,且安装有压缩机10以及接水桶11的底座8;支撑电机5b的同时,为了将送风扇5a的旋转而被吸入到机壳1内部的空气引向前面板7的的格栅的方向,在中央形成有孔部的机架6;对除湿过程中产生于热交换器的冷凝水进行储藏的接水桶11。
在底座8的上侧设置有划分安装压缩机10的区域和容纳接水桶11的区域的隔板9;在隔板9的上侧设置有接收从热交换器4下落的冷凝水并引向接水桶11的同时,支撑机架6的排水盘13。
在除湿机机壳1的后面上部设置有过滤被吸入到除湿机内部的空气中含有的异物的过滤器19。
接水桶,在其上面的后部凹陷形成有凹陷部11a,在凹陷部11a的两侧面之间形成有为了容易握住接水桶11以棒状构成的把手12。
对如上现有技术的除湿机来讲,当驱动电机5b时,送风扇5a开始转动,室内的空气从除湿机的后方流经过滤器19而被吸入到机壳1的内部,在流经热交换器4的同时进行除湿,之后依次经过机架6的孔部和前面板7的格栅而从前方被排出。
冷凝水盛满于接水桶11时,用户握住接水桶11的把手12向除湿机的后方抽取接水桶11。之后,倒除接水桶11里的冷凝水,再将接水桶11从除湿机的后方向前插入安装。
但是,现有技术的除湿机,在其前面设置着形成有格栅的前面板7,产品的前方不美观,并且由于接水桶11安装在后方的下部,对接水桶11的抽取不是很容易,再者当搬运除湿机时,用户需要握住机壳1的两侧面,或者向底座8的左右下方放入手而抬动整个除湿机,因此对产品的搬运不是很容易。如果在机壳1的两侧面上部等地方安装为了搬运除湿机的单独的把手,虽然有益于产品的搬运,但是由于增加了部件数量,产品的成本会随之增加,同时还需要安排将把手安装到机壳的两侧面上部等地方的单独的工序,存在需要增加作业工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形成于接水桶的把手兼备接水桶把手和除湿机把手的功能,能够减少部件数量以及降低费用的除湿机。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水桶的前面部与前面板具有整体感,能够提高产品档次的除湿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湿机,包括:形成有吸入室内空气的空气吸入口和排出除湿后空气的空气排出口,且在前方的下部形成有接水桶容纳空间的机壳;为了使通过空气吸入口流入的空气依次进行热交换而设置的由蒸发器和冷凝器构成的热交换器;只能沿着前后方向滑动出入于接水桶容纳空间,且对形成于蒸发器的表面而下落的冷凝水进行储藏的接水桶;在接水桶的前面上部,向前方凸出形成有兼备接水桶把手和机壳把手的兼用把手。
所述机壳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的左侧上部的左侧机壳;设置在底座的右侧上部的右侧机壳;与底座相间隔地设置在左侧机壳与右侧机壳的前端上部的前面板;设置在左侧机壳和右侧机壳的上侧的顶盖。
所述机壳还包括:遮盖左侧机壳与右侧机壳之间的同时,设置在底座的后方上部的后方机壳。
所述接水桶的前面左右宽度相等于前面板的左右宽度。
所述接水桶当安装在接水桶容纳空间里时,其前面与前面板的前面同处一个垂直平面上。
所述接水桶的前面部与前面板的材料相同。
在右侧机壳与左侧机壳中的至少一个上,左右开口形成有空气吸入口。
所述前面板的上部前后开口形成有前方空气排出口。
所述除湿机还包括:设置于前方空气排出口的前面叶片。
所述上面板,上下开口形成有上侧空气排出口。
所述除湿机还包括:设置于上侧空气排出口的上面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92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的冷媒切换装置及其冷媒切换方法
- 下一篇:家用浇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