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湿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29277.X | 申请日: | 200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8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金正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13/2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志英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湿机,尤其涉及将从排水盘下落的冷凝水排放到外部的排水软管能够被固定住的除湿机。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除湿机是向机壳的内部吸入室内的湿润空气,并使之流经由流有冷媒的蒸发器和冷凝器构成的热交换器,从而降低湿度之后,将所述被除湿的空气重新排放到室内,由此降低室内湿度的装置。
现有技术的除湿机包括:构成整体的外观,且形成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的机壳;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内部,并为了对吸入的空气进行除湿而以蒸发器和冷凝器构成的热交换器;与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相连,并对循环的冷媒进行压缩的压缩机;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下部,并收集所述热交换器进行除湿时所产生的冷凝水的排水盘;设置在所述排水盘的下侧,并储藏从所述热交换器下落的冷凝水,且冷凝水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从所述机壳抽拉的接水桶。
在不使用接水桶而排放冷凝水时,可在形成于所述排水盘的排水口直接连接排水软管,由此将所述冷凝水排放到外部。
但是,如上所述现有技术的除湿机没有设置固定排水软管的装置,当利用接水桶排放冷凝水时,避免不了排水软管的晃动;当利用排水软管排放冷凝水时,也不能有效抑制由于冷凝水的流动而导致排水软管之晃动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当利用接水桶排放冷凝水时为了固定住排水软管而设置有软管固定部的除湿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当利用排水软管排放冷凝水时,为了防止由于所述冷凝水的流动所导致的排水软管的晃动而设置有能够固定住排水软管的软管固定部的除湿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除湿机,包括有设置在底座上的隔板,所述隔板将底座划分为前后部分,设在所述隔板的上部而收集冷凝水并带有排放冷凝水集水口的排水盘,其中:在底座上部设有能够储藏/排放通过所述集水口下落的冷凝水的接水桶组件,还有与所述集水口相连而排放所述冷凝水的排水软管,在所述隔板内侧面上设有固定所述排水软管的软管固定装置。
所述集水口能够有选择地与所述接水桶组件或所述排水软管相连接。
所述接水桶组件包括有铰链连接在所述隔板上,并能够向前方转动的接水桶导向部,还有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接水桶导向部的上部,且能够与所述接水桶导向部一同向前方转动的接水桶。
在所述接水桶上设有把手。
所述软管固定装置包括由以相隔一定间距而设置的多个挂钩构成。
所述挂钩设在隔板的背面,并以所述排水软管为基准分别对应地形成在排水软管的两侧。
本发明的效果是该除湿机当通过排水软管排放冷凝水时,能够防止所述排水软管由于所述冷凝水的流动而产生晃动,当不使用所述排水软管时,也能将排水软管稳妥固定到所述除湿机的内部。由于该除湿机的接水桶组件,集水口能够有选择地与接水桶组件或者排水软管相连,从而在不使用所述排水软管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所述接水桶组件排出所述冷凝水。另外,接水桶组件的接水桶导向部能够与所述接水桶导向部一同向前方转动的接水桶,可以用最简单的动作来完成对接水桶的分离。在所述接水桶上形成有把手,从而用户能够顺利分离所述的接水桶。该除湿机的软管固定装置由具有简单结构的多个挂钩构成,因此无需采用产生过多的增加部件,达到稳定地固定住排水软管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除湿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除湿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除湿机工作时的空气流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接水桶分离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除湿机接水桶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除湿机隔板的软管固定装置上设置排水软管的状态图。
图7是本发明除湿机过滤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除湿机过滤器的分离过程示意图。
图中:
10:压缩机 20:冷凝器
30:膨胀阀 40:蒸发器
50:送风扇组件 52:机架
54:离心风扇 60:机壳
70:底座 71:滚轮
72:孔 74:托座
80:隔板 81:内侧
82:肋 83:排水盘
84:安装部 90:接水桶组件
92:接水桶导向部 92a:铰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92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膨化面条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