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杀菌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28498.5 | 申请日: | 200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9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袁虹霞;孙炳剑;李洪连;邢小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43/653 | 分类号: | A01N43/653;A01P3/00;A01N43/3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0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菌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防病增产杀菌剂配方,尤其是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目前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等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烯唑醇和咯菌腈是生产中防治这一类病害常采用的化学药剂。但是二者防病谱又一定差异,同时烯唑醇属于三唑类杀菌剂对植物具有较强抑制作用,操作技术要求严格,稍不注意加大用量或拌种不均匀,就会产生药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扩大药剂的防病谱,减轻烯唑醇抑制的影响,降低农药使用量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本发明主要是由烯唑醇,咯菌腈杀菌活性成分混合而成的粉剂或液剂;在该制剂中所含的烯唑醇和咯菌腈的重量份比为1∶1-1∶20。
本发明主要是由烯唑醇(Diniconazole),咯菌腈(Fludioxonil)杀菌活性成分,并加入载体、稳定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合而成的粉剂或液剂;在该制剂中所含的烯唑醇和咯菌腈的重量比为1∶1-1∶20,咯菌腈和烯唑醇占它们与助剂三者重量和的10%-80%,助剂占三者重量和的90%-20%,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配合助剂,加工成乳油、悬浮剂、胶悬剂、微乳剂、种衣剂中任一种剂型。
本发明中烯唑醇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向顶传导作用的广谱三唑类杀菌剂,并具有一定的生长调控作用;而咯菌腈主要是通过抑制菌体葡萄糖磷酰化有关的转移,并抑制真菌菌丝体的生长,导致病菌死亡,其有效成分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的许多病原菌有非常好的防效。该制剂能穿透种皮,杀灭病菌,持效期达4个月以上,对种子安全,能有效的防治小麦多种根部病害;将烯唑醇与咯菌腈组合在一起,可以扩大药剂的防病谱,减轻烯唑醇抑制的影响,提高药效,降低农药使用量。通过申请单位多年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操作简便,使用难度显著降低,采用湿拌或干拌均无显著抑制现象。可以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
2.对小麦土传病害如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等与单剂比较的防治效果提高8~12%。
3.壮苗作用明显,种子处理后显著提高小麦单株鲜重,播种30天后调查,平均单株鲜重增加15%左右。
4.提高小麦的抗逆能力,年前控旺效果明显,提高灌浆期抗倒伏能力。在北方地区可以缓解倒春寒引起的冻害。
本发明的杀菌剂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植物或作物,并且具有制造工艺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作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第一部分
实施例1
本发明主要是由烯唑醇(Diniconazole),咯菌腈(Fludioxonil)杀菌活性成分混合而成的粉剂或液剂;在该制剂中所含的烯唑醇和咯菌腈的重量份比为1∶1。
更具体的配方如下,本发明主要是由烯唑醇(Diniconazole),咯菌腈(Fludioxonil)杀菌活性成分,并加入载体、稳定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合而成的粉剂或液剂;在该制剂中所含的烯唑醇和咯菌腈的重量比为1∶1,咯菌腈和烯唑醇占它们与助剂三者重量和的10%,助剂占三者重量和的90%。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配合助剂,加工成乳油、悬浮剂、胶悬剂、微乳剂、种衣剂中任一种剂型。。
实施例2
本发明主要是由烯唑醇(Diniconazole),咯菌腈(Fludioxonil)杀菌活性成分混合而成的粉剂或液剂;在该制剂中所含的烯唑醇和咯菌腈的重量份比为1∶5。
更具体的配方如下,本发明主要是由烯唑醇(Diniconazole),咯菌腈(Fludioxonil)杀菌活性成分,并加入载体、稳定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合而成的粉剂或液剂;在该制剂中所含的烯唑醇和咯菌腈的重量比为1∶5,咯菌腈和烯唑醇占它们与助剂三者重量和的20%,助剂占三者重量和的80%。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配合助剂,加工成乳油、悬浮剂、胶悬剂、微乳剂、种衣剂中任一种剂型。
实施例3
本发明主要是由烯唑醇(Diniconazole),咯菌腈(Fludioxonil)杀菌活性成分混合而成的粉剂或液剂;在该制剂中所含的烯唑醇和咯菌腈的重量份比为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84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