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黑胚病综合防治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28491.3 | 申请日: | 2006-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9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 发明(设计)人: | 邢小萍;孙炳剑;袁虹霞;王会伟;李洪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7/06;A01N43/653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霍彦伟 |
| 地址: | 450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黑胚病 综合防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防治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小麦黑胚病综合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黑胚病(wheat black point)是一种在世界性的小麦籽粒病害。在我国,该病原是北方冬小麦上一种不引入注意的病害,但近年来随着品种更替和水肥条件的改善,华北麦区有逐年加重趋势。据调查,我国小麦主产区河南、山东、河北等省推广的大部分小麦品种都不同程度的有黑胚病,一般在10%左右,严重的高达40%以上。由于黑胚病危害,导致小麦等级下降,影响粮食收购价格和农民收入,已成为小麦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效果良好的防治小麦黑胚病综合防治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本发明方法步骤如下:
a使用抗病的小麦品种陕麦29、豫优1号为高抗品种;
b播期:因时因地,宜晚播;
c及时灌溉:小麦苗期、越冬、返青拔节期是三个关键时期及时灌溉,避免扬花期灌溉;
d按重量份,化学药剂采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与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重量比1∶1-10,用600-800倍兑水稀释;或烯唑醇可湿性粉剂与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重量比1∶1-20,用1000-1500倍兑水稀释;或丙环唑乳油与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重量比1∶1-15,用1500-2000倍兑水稀释;然后用农用喷雾器在小麦扬花后5-7天连续进行叶面喷雾两次,两次间隔为7-10天。
本发明方法步骤中d具体如下:化学药剂采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重量比1∶3-7,用650-750倍兑水稀释;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用重量比1∶5-15,用1150-1400倍兑水稀释;或20%丙环唑乳油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重量比1∶5-10,用1600-1900倍兑水稀释,然后用农用喷雾器在小麦扬花后5.5-6.5天连续进行叶面喷雾两次,两次间隔为8-9天。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方法和步骤,通过对病害的多点试验区的实际实验,综合防治措施能够确保小麦黑胚病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黑胚病病粒率达到5%以下,有些实验区接近0。具体实验数据如下:
表1播种时期对小麦黑胚病发生的影响
表2 2003-2005年不同小麦品种(系)黑胚病发生程度和抗性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作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方法步骤如下:
a使用抗病的小麦品种陕麦29或豫优1号;
b播期:因时因地,宜晚播;
c及时灌溉:小麦苗期、越冬、返青拔节期是三个关键时期及时灌溉,避免扬花期灌溉;
d按重量份,化学药剂采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份+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份600-800倍兑水稀释,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份+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份1000-1500倍兑水稀释,或20%丙环唑乳油1份+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份1500-2000倍兑水稀释,用农用喷雾器在小麦扬花后5-7天连续进行叶面喷雾两次,两次间隔为7-10天。
实施例2
本发明方法步骤如下:
a使用抗病的小麦品种陕麦29或豫优1号;
b播期:因时因地,宜晚播;
c及时灌溉:小麦苗期、越冬、返青拔节期是三个关键时期及时灌溉,避免扬花期灌溉;
d按重量份,化学药剂采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份+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份600-800倍兑水稀释,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份+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份1000-1500倍兑水稀释,或20%丙环唑乳油1份+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份1500-2000倍兑水稀释,用农用喷雾器在小麦扬花后5-7天连续进行叶面喷雾两次,两次间隔为7-10天。
实施例3
本发明方法步骤如下:
a使用抗病的小麦品种陕麦29或豫优1号;
b播期:因时因地,宜晚播;
c及时灌溉:小麦苗期、越冬、返青拔节期是三个关键时期及时灌溉,避免扬花期灌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84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