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乳品中过氧化物酶(LPO)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28488.1 | 申请日: | 2006-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0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宇;韩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28 | 分类号: | C12Q1/28;G01N33/04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春 |
| 地址: | 450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乳品 过氧化物 lpo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上演食品检测领域,具体就是一种检测乳品中过氧化物酶(LPO)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牛乳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酶、矿物质等对人体生长发育及代谢所必需的全部营养成分,也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因此被称为最接近完善的食品。随着现代生活的提高,人们对牛奶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饮用牛奶之前,对于牛奶的合理消毒是非常重要的。
乳过氧化物酶是过氧化物酶的一种。LPO作为乳中的内源酶之一,存在于牛奶的乳清中。LPO热稳定性相对较高,在80℃热处理后其酶活力会丧失,如果在乳品没有合理消毒,就会使乳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显著升高。乳过氧化物酶与硫氰酸盐、过氧化氢构成乳过氧化物酶体系,即LP体系,当三种物质并存时,SCN-被氧化成具有抗菌活性的OSCN-,进而在牛奶中表现强有力的抑菌作用。利用LPS保鲜牛奶也是迄今为止除了冷却之外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对于乳品中乳过氧化物酶的检测在生产质量监督及保鲜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对乳过氧化物酶的检测有很多方法,目前多是采用分光光度计的方法来检测。如利用苯胺或邻苯三酚测过氧化物酶的活力,但是这些方法需要添加试剂较多,操作过程繁琐,误差较大,不易标准化;愈创木酚法很多人采用,但试剂昂贵,不易控制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较高灵敏度,误差小,简易、快速的检测乳过氧化物酶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检测乳品中过氧化物酶(LPO)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取两个比色杯,各为对照管和测试管,各加入2.2mL的磷酸盐缓冲液调整PH=5-6;
2)各加入0.5-4mM的ABTS溶液0.7mL;
3)各管中加入1-30mM的H2O20.1mL。颠倒混匀,放置于比色槽中;
4)对照管中加入0.2mM的磷酸氢二钾溶液0.05mL,测试管中加入0.05mL的样品;
5)混匀后,在室温下,立即用分光光度计在416nm处采用动力学曲线模式,空白管调零后,取前120s进行连续性检测。输出打印,每检测一次就得到一条近似直线的曲线,计算该条近似直线的斜率y,由x=256.4y+0.0256计算酶活力x。
上述1)中调整PH=5.5。
上述2)中各加入2mM的ABTS溶液0.7mL。
上述3)中各管中加入5mM的H2O20.1mL。
上述碳酸盐缓冲液代替磷酸盐缓冲液,相应的空白管加入碳酸氢钠溶液。
采用ABTS法试剂成本较低,直接借用分光光度计可检测,仪器要求不高,易于实验操作;而且与传统的分光光度计检测不同,采用动力学模式进行检测,根据斜率的变化可计算出酶活力,误差小,简便,快速。对该酶的检测,可指示乳品质量是否安全,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使用的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一般的企事业单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 ABTS扫描曲线;
图2 PH的影响;
图3酶浓度的影响;
图4底物浓度的影响;
图5 H2O2的影响;
图6温度的影响;
图7酶浓度动力学曲线检测生成的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检测乳过氧化物酶的方法以ABTS为底物,在乳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绿色的氧化型ABTS物质,利用比色法在可见光下进行连续性检测,以吸光度值的变化速率来表征酶活力。
通过对方法本身的研究,找出反应产物的最高吸收波长,pH,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并将此方法应用于牛乳等乳制品中乳过氧化物酶的检测
一种检测乳品中过氧化物酶(LPO)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取两个比色杯,各为对照管和测试管,各加入2.2mL的磷酸盐缓冲液调整PH=5.5;
2)各加入2mM的ABTS溶液0.7mL;
3)各管中加入5mM的H2O20.1mL。颠倒混匀,放置于比色槽中;
4)对照管中加入0.2mM的磷酸氢二钾溶液0.05mL,测试管中加入0.05mL的样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84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餐前胰岛素用量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维复杂微构件的液态微成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