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辨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127732.2 | 申请日: | 2006-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5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宪;苏志杰;许修真;陈来胜;蔡祯辉;赖丽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2B27/42 | 分类号: | G02B27/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辨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辨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具有呈现色彩效果的光栅,并通过至少一光栅以形成一类像素,再透过复数个类像素来拼版以形成特定的图像,使其于特定角度呈现特定图像及特定色彩,以达到极佳的辨识效果的一种辨识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高科技产业或精品市场而言,其高贵的市场价值乃通过多年营销口碑及高质量商品所建立,得来十分不易,但是商场中永远存在着投机份子,想通过生产仿冒名牌商品以取得较高利润,而消费者面对外观几可乱真的赝品,却无从分辨其真伪,购买后才发现质量与真品相去甚远,因此仿冒行为同时使正牌厂商及消费者权利受损,获利仅有具犯罪行为的仿冒厂商而已,因此如此设计良好仿伪标章,使消费者可以清楚分辨真品与仿冒品,即成为正牌厂商、设计仿伪厂商及消费者最为重视的事情。
市面商品较常使用的辨识技术为利用雷射全影像片所制成卷标或图案,用以贴覆商品上或直接于商品表面成型,但是该雷射全影像片所形成仅有依光线入射角度不同所形成颜色上的变化,但是其所呈现众多色彩较为眩目,反而使欲呈现的辨识图案或文字显得不易辨视。
有关于常见辨识膜片结构,请参阅美国专利编号第5912767号的“Diffractiveindicia for a surface”专利案,其是显示在一铝箔(foil)上生成有复数规则排列的微小绕射组件(diffractive element),再将该铝箔黏贴于一对象表面,通过不同排列方式,使绕射组件于光线入射后产生不同颜色上的变化,达到辨识的效果。然而该项技术却具有下列几项缺点:(1)铝箔易于被刮伤,或者是失去黏性后于对象表面产生翘起现象甚至于脱落。(2)该案所显示的绕射组件若要以多种结构整合,容易造成实际制作上的困难。(3)虽有色彩变化,但以肉眼辨识并无法有较佳的呈色效果,因此也降低辨识的效果。
另一常见辨识膜片结构,参阅美国专利编号第6062604号的“Self-verifying securitydocument”专利案,其是显示一种自我安全验证机制(例如检验钞票),是以一可弯曲膜片具有一开口窗口,该窗口是利用一透明材质制成,且该透明材质中设置有一自我认证机制,该可弯曲膜片经由对半折迭后,即可通过一证实安全组件对应于窗口下,以达到辨识功能。而这一专利仅能适用于可挠性材质(如钞票),若硬性板材(如信用卡)即无法适用,因此辨识的应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辨识装置,利用至少一光栅形成一类像素,进而透过复数个类像素的排列,达到形成特定图像的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辨识装置,利用至少一光栅形成一类像素,进而透过复数个类像素的排列形成特定的图像,使其于特定角度呈现特定图像及特定色彩,并可为裸眼所辨识,当偏离该特定角度时,特定图像及特定色彩即无法识别,因此可达到应用范围广泛及具极佳辨识效果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一载体;以及复数个类像素,它是形成于该载体上,该类像素包括有至少一光栅,该光栅具有复数个光栅结构,该光栅结构与光栅结构间的间距是介于50nm至900nm。
较佳的是,该载体可为一透明材料。其中该透明材料为一玻璃基材或者是一热塑性塑料。
较佳的是,该光栅结构的截面轮廓可选择为一曲线轮廓、多边形轮廓以及前述的组合其中之一。其中,该曲线轮廓可选择为一圆弧形曲线。该多边形轮廓可选择为一三角形、四边形以及五边形其中之一。
较佳的是,该光栅具有一光栅结构排列方向。
较佳的是,该复数个类像素更具有至少一种光栅结构排列方向。
较佳的是,该光栅结构的排列周期可选择为单一周期或复数个周期。
较佳的是,该至少一光栅的排列周期可选择为单一周期或复数个周期。
较佳的是,该复数个类像素的排列周期可选择为单一周期或复数个周期。
较佳的是,该复数个类像素的排列是呈现一矩阵结构。
较佳的是,其中该光栅结构可选择为直线型、曲线型或转折型的光栅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可采用另一种技术方案,其包括:一载体;以及复数个第一类像素,其是形成于该载体上,该第一类像素更包括有至少一第一光栅,该第一光栅包括具有微米级间距的复数个的第一光栅结构;以及复数个第二类像素,其是形成于该第一类像素上,该第二类像素更包括有至少一第二光栅,该第二光栅具有复数个第二光栅结构,该复数个第二光栅结构间的间距是介于50nm至9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77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