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性能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27571.7 | 申请日: | 2006-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3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施凯耀;吴政璋;钟宏宗;黎元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06 | 分类号: | C08F220/06;C08F226/02;C08F4/28;C08F4/40;C08F4/04;C08F2/44;C08K3/22;A61L15/24;C08K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吸水性 树脂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高性能高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包括:
(1)使中和率50mole%以上的含酸基单体水溶液与聚合反应引发剂通过于一长管线中进行预聚合反应而得黏稠预聚物;
(2)添加长链、高亲水性的多元环氧基化合物于黏稠预聚物后,置入于输送皮带反应器上,以前段为紫外光,后段则为红外线两种不同光起始聚合方式引发黏稠预聚物转变硬化成凝胶状固体为特征的制造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含酸基单体乃选自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或2-丙烯胺-2-甲基丙烷磺酸或其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长管线的1/5及1/2处各设有导入氮及热分解型起始剂;距出口处约85公分处设有2支导入偶氮化合物或环氧化合物的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黏稠预聚物年度为10~10000cps。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聚合反应引发剂为热分解型引发剂或氧化还原型引发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热分解型引发剂,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二-第三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醯胺或过硫酸盐(铵盐、碱金属盐)过氧化物,或2,2’-偶氮基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基双(N,N-二伸甲基异丁脒)二盐酸盐等偶氮类引发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氧化还原型引发剂,为酸性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抗坏血酸、硫酸亚铁盐或过硫酸盐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长管线为通有惰性气体的管路、内含螺旋叶片的管路、装设有助混合效果填充物的管路或气液型静态混合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预聚合反应的温度为5~8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预聚合反应时间为0.5~16个小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光起始聚合一般在10~300秒内完成,以30~60秒较佳。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长链环氧基化合物为山梨醇聚缩水甘油醚、聚丙三醇聚缩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双丙三醇聚缩水甘油醚等。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筛选后的粒径分布范围在0.05mm至1mm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表面交联剂为多元醇、或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或碳酸亚烃酯或其混合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表面交联剂添加范围在重量百分比为0.005wt%~5.0wt%。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惰性无机盐粉末为硫酸铝、或氧化铝、或氧化镁、或氧化钙、或高岭土、或二氧化硅、或碳酸钙、或碳酸镁或其混合物。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惰性无机盐粉末添加范围在重量百分比为0.01wt%~4.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75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