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槽卧式烘干窑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24782.5 | 申请日: | 2006-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2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群 |
主分类号: | F26B9/02 | 分类号: | F26B9/02;F26B3/06 |
代理公司: | 襄樊市开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200湖北省枣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槽 卧式 烘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卧式烘干窑,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烘干粘土、矾土、澎润土等工业用土及大中小水泥厂混合材料、化工厂原材料的地槽卧式烘干窑。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烘干窑大多为立式烘干窑或半卧式烘干窑,由燃烧室和烘干室组成。其燃烧室由金属耐火材料构成,燃烧室内设置数根散热用金属管,散热金属管内与燃烧室相连通且穿插入烘干室,然后与烟囱相连通。立式烘干窑所用燃料需高热量燃料(5千大卡以上),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以烘干其内的物料。工作时,依靠传动设备将待烘干的物料从地面输送到窑上面,将物料从窑上面送入窑体,烘干后的物料从窑体下面出料运走。其存在的不足是:建窑成本高、投资大,烘干窑结构复杂;生产产量低,工人劳动强度大;需使用高热卡量燃料,对燃料要求高;传动设备和电器设备增加了能量消耗和设备的维修投入,造成能源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不稳定,往往达不到要求的干度;且燃煤窑普遍存在烟气排放不达标的现象,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建窑投资小、对燃料无太高要求、进出料快捷、生产产量高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的地槽卧式烘干窑。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地槽卧式烘干窑,窑体上口为敞开式结构,窑体底部有N条下送风管道,各下送风管道分别与其对应设置于窑体侧壁的侧送风管道相连通,下送风管道和侧送风管道两端分别装有鼓风机,两鼓风机相对鼓风,为窑内燃料燃烧提供充足供氧。
所述的N条下送风管道,和其对应的侧送风管道,其中N≥2。
所述的N条下送风管道横向或纵向排列于窑体底部。
所述的下送风管道上有可透气的风盖。
所述的窑体横截面为倒梯形,其敞开式上口利于水份的挥发。
如本发明露天设置,在所述的窑体上口可装有遮雨棚。
所述的窑体上沿有高出窑体上平面的安全堤,当装载机从窑体上部进料时起限位和安全防护的作用,并防止雨天生产时雨水进入窑内。
所述的窑体壁开有直通窑体的出料门,方便装载机从窑体下部出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优点:窑体制造工艺简单、建窑投资小、设备维修费用低;对燃料无太高要求,可采用其他工业生产不能使用的低卡量煤矸石作为燃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可用装载机进、出料,进、出料快捷;生产产量高,效益高,与同等投资规模的现有烘干窑比产量可高出3~5倍以上,可将任何初含水量的物料在短时间内烘干至含水量3.5%~12%;产品质量稳定,可满足更高的烘干要求;同时因烘干产品质量的提高可同时提高用户磨机的生产量,降低用户用电量和机械设备的磨损;本发明采用燃料和物料交叉布置,顶层物料覆盖于燃料之上且有一定的厚度,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烟尘被物料吸收,减少了燃料燃烧时排放烟气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
本发明可根据用户需求量建造大小不同规模的窑体,灵活掌握投资规模。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窑体1为一个长方形的地槽,窑体壁2为砖混结构,窑体壁2外为砖混结构的挡护墙3,其间布有支撑柱。窑体1横截面为倒梯形,上口为敞开式结构。窑体1底部有2条下送风管道5,各下送风管道5纵向排列于窑体1底部且分别与其对应设置于窑体1侧壁的侧送风管道6相连通。两鼓风机置于窑体1下部分别装在两下送风管道5进口端;两鼓风机置于窑体1上部分别装在两侧送风管道6进口端,即每条相连通的下送风管道5和侧送风管道6两端头均有一鼓风机对应鼓风,采用从送风管道两端送风的方法。下送风管道5上口盖可透气的活动风盖(活动风盖可为并列铺置的砖)。窑体1上平面为进料台7,进料台7可与地面平齐,方便走行装载机进料。窑体1上沿有高出进料台7的安全堤8。窑体1侧壁开有直通窑体的用于出料的出料门4。
图2中,3为挡护墙。5为下送风管道。6为侧送风管道。8为安全堤。9为活动风盖。
图3为图2中I的放大图。3为挡护墙,8为安全堤。
图4为图2中II的放大图。5为下送风管道。9为活动风盖。
图5中,1为窑体。5为下送风管道。6为侧送风管道。7为进料台。8为安全堤。
本发明采用燃料和物料交叉布置,从送风管道两端强制送风,可用低发热量的煤矸石层燃、多孔内部燃烧的工艺。生产时,将待烘干的物料用装载机从进料台7送入窑体内,采用分层烘干的方法:当待烘干的物料填放在窑体内一定高度后,对应于下送风管道5间隔一定间矩开挖燃料孔至下送风管道5的活动风盖处(物料初含水量多或物料要求烘干的含水量低,开挖的燃料孔可较多,分布较密),开挖后在燃料孔底部点燃引火材料,再填充燃料煤(可用煤矸石)于燃料孔中。燃料煤在下送风管道5和侧送风管道6两端的鼓风机相对送风的条件下充分燃烧,在第一层物料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再继续装填第二层待烘干的物料,然后对应于第一层的燃料孔开挖第二层燃料孔,填装燃料煤。如此类推,直到物料逐层装填满窑体,在鼓风机的作用下燃料煤继续燃烧烘干窑体内物料,直至达到产品质量要求,合格产品从出料门4处装入装载机运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群,未经陈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47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气井分段酸化及完井一体化工具串
- 下一篇:轮胎三角胶、三角胶钢丝圈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