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下配风式旋窑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24682.2 | 申请日: | 200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3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熊承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市建材节能设备总厂 |
主分类号: | F27B7/36 | 分类号: | F27B7/36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饶建华 |
地址: | 435003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下配风式旋窑 | ||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煅烧物料的窑炉改进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层下配风式旋窑。
(二)背景技术:在现有技术中,普通的旋窑主要由旋转窑筒、支承窑筒的支承座,以及给风装置组成,其给风装置是设置在窑筒的一端筒口上。应用这种旋窑煅烧可燃性物料如垃圾硫化锌、硫化铜等时,物料在窑体的斜度和转动作用下依自身的安息角堆砌在窑体内,缓缓地翻转并向窑尾移动,以保证与进入窑内的氧气反应,充分均匀地燃尽(见图1),从图1中可见物料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层的物料被压住,无法与空气接触,仅表面一层物料燃烧,这样造成了诸多弊端:(1)已燃着的物料从安息角顶端不断地沿燃烧面滚落到底端,速度稍快就会将燃着层扑灭,迫使重新点火;(2)仅表面一层约15-20%的物料燃烧,而且已燃着的部分不断地滚落压到层面下被压熄灭,产生大量可燃性气体排出窑外污染环境,否则需另作处理;(3)表面新露出的物料又再次燃着,多次反复,这样周而复始,缓慢艰难地工作。为此,必须将窑体做得体积庞大,窑尾须增设燃尽室,一次投入大,耗时耗电,运行成本高,效率低下。
(三)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普通旋窑筒内物料仅表面层燃烧,内层物料难以燃烧,速度慢,运行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层下配风式旋窑。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针对现有普通旋窑进行改进,它具有卧式旋转窑筒,以及支承窑筒两端的支承座,并配有给风装置,其特征是:在窑筒内耐火衬中沿圆周布置有若干主风管,各主风管在筒内呈轴向布置,在每根主风管上焊装有若干径向布置的支风管,支风管的出口通向耐火衬外;在窑筒的外壁开有一圈与主风管相对应数量的进风口,进风口与主风管连通;所述的给风装置其进风罩装于窑筒的左下角或右下角,即窑内物料堆砌下方,且正对窑筒外壁上的进风口。
本发明中所述在窑筒内耐火衬中布置的若干主风管在圆周上等距离均布。
本发明中所述焊装在主风管上的若干支风管为等距离均布。
为提高进风效果,本发明中所述焊装在主风管上的支风管与窑筒的旋转方向反向弯曲。
为使进风罩与窑筒外壁上的进风口配合运行可靠,平衡进风及高压空气造成的径向推力,本发明中,特别在窑筒外壁进风口的两侧布置有两条槽形导轨,给风装置的进风罩装在两条槽形导轨之间,且在进风罩上设计有一组滚轮式挂钩,其滚轮倒挂在槽形导轨槽中滚动连接。
根据物料在窑筒内的运行堆砌特征(见图4,呈弓形),为保证不同厚度物料层的均匀给风,满足整个料层的燃烧,本发明中给风装置的进风罩分隔有3个进风区,且在进风罩的前端装有配风阀。
本发明彻底改变了普通旋窑的进风方式,进风由物料的表层轴向改为了底层径向,特别有利于物料的燃烧,使旋窑的燃尽速度提高1-2倍,运行成本大为降低,效率大大提高,烟气中的可燃性气体和焦油大幅减少,烟气温度大幅提高,给后续余热利用创造了优良的条件,环保节能。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普通旋窑的窑筒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旋窑的窑筒局部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结构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中:1-窑筒,2-耐火衬,3-物料,4-槽形导轨,5-进风口,6-支风管,7-主风管,8-进风罩,9-滚轮式挂钩,10-滚轮,11-风机,12-配风阀,13-进风区I,14-进风区II,15-进风区III。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具有卧式旋转窑筒以及支承窑筒两端的支承座,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改进:参见图2、3、4,在窑筒1内的耐火衬2中,沿圆周等距离布置有15根轴向放置的主风管7,主风管7的长度可与管筒等长或部分长;在每根主风管7上焊装有等距离布置的30根径向支风管6,(主风管7和支风管6的根数多少可根据旋窑的规格不同作适当调整);支风管6与窑筒旋转方向反向弯曲设计,以提高进风效果(也可为直管),支风管6的出口通向耐火衬外。在窑筒的外壁(最好位于中部)开有一圈15个进风口5,分别与1 5根主风管7连通。在窑筒1的右下角(当窑筒顺时针旋转时,则应置于左下角),且正对进风口5安装有进风罩8,进风罩8分隔有三个进风区(I、II、III)13、14、15,进风罩8的前端装有配风阀12,外接风机11。为保证进风罩8与窑筒外壁上的进风口5配合运行可靠,在窑筒外壁进风口5的两侧布置有两条槽形导轨4,进风罩8装在两条槽形导轨4之间,且在进风罩8上焊装有一组四付滚轮式挂钩9,分前后、左右布置,其上滚轮10倒挂在槽形导轨中的槽中,滚动连接。当进风罩8采取稳固定位安装时,也可省去槽形导轨4和滚轮式挂钩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市建材节能设备总厂,未经黄石市建材节能设备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46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