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卡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23977.8 | 申请日: | 200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2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圣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骅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12/32;H01R43/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940广东省东莞市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连接器,尤指复数导电端子组之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末端形成有相对应互补之接触部,且对应互补之接触部皆位于二端子之间距上方,可有效缩小端子的怖局及连接器整体体积。
背景技术
科技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中,行动电话已广为普及,人手一机的情况相当普遍,且行动电话的使用数量也逐年的倍增,以成为新时代潮流中的流行指标,但随着行动电话使用率的增加,及行动电话的种类、型式,更是发展出许多不同的样式,如以往黑金钢式的手机,改变至今便于携带、体积小、质量轻、收讯良好之行动电话,且行动电话已逐渐整合有许多的功能,诸如:照相、接收电子邮件、下载铃声、图片及其它资讯资料等功能,进而使得行动电话需要更大的记忆空间以储存更多的资料,而一般的行动电话内建的记忆体往往有限,以至于无法储存太多的资料,例如:MP3、图片,影像等影音资料。
再者,随着快闪记忆体问世以来便因运算功能强、速度快、可扩充性高、高储存密度等迷人的特性,在许多可携性装置中,渐渐取代EEPROM(电压消除式可程式化唯读记忆体)或电池供电之记忆休,由于目前半导体技术日益精进,快闪记忆体的储存密度与传输速度更是有空飞猛进的成长,因此快闪记忆体已被发展出各类型之记忆卡,并将记忆卡应用在许多的可携性装置上,如:可携式电脑、个人数位助理、行动电话等,使得记忆卡成为一种几乎不可或缺的使用工具,而相对所使用的卡连接器也随需求增加。
是以,除了行动电话上需设有插接用户识别卡之卡连接器外,还需再设有另一组可供记忆卡插接之卡连接器,而随着目前行动电话之设计趋势朝轻、薄、短、小之外型发展,其卡连接器之体积尺寸于设计上也必须锱铢必较,故,将二组卡连接器设置于行动电话内,十分占用行动电话内的空间,因此要如何再节省行动电话内的占用空间,以达缩小行动电话体积,乃是目前设计上相当重要的问题。
如此,即有业者于行动电话内研发一种可供SIM卡(用户识别卡)及微小型记忆卡同时插接之卡连接器,以SIM卡及微小型记忆卡共用连接器之结构,可藉由记忆卡来扩充行动电话所储存之资料,请参阅图9、图10所示,係为习用之立体分解图及端子分解图,此案为2006年3月17日在台湾提出「卡连接器」之新型专利申请,已于第M296507号公告,由图中可清楚看出,习用之卡连接器是于绝缘本体A上分别定置有用户识别卡及记忆卡之第一、第二容置槽A1、A2,而绝缘本体A的同一侧设有分别供用户识别卡及记忆卡推入之第一,第二插孔A3、A4,而在第一容置槽A1内设有可供第一端子组B插置且成纵向排列之端子槽A11,且第一端子组B各接触端子B1的焊接部B11朝向卡插入相反一侧方向延伸,每一个接触端子B1的接触部B12呈凸出第一容置槽A1表面的球面状,并于接触部B12与焊接部B11之间呈一既定弧度的弯折,而成为一个可以绕过其他接触部的弯折部B13,此种结构设计仍具有诸多缺失,例如:1、由图中可看出,上述复数接触端子B1具有可绕过其他接触部的弯折部B13,此种结构设计,使得每一支接触端子B1的形状都不一样,而造成所开设的端子模具需要多组,且弯折部B13绕过的弧度愈大、延伸长度愈长,容易造成接触端子B1之弯折部B13在料带上形成大面积的废料区域,相对地,提高整体制造成本,也导致原物料成本的浪费且不符合经济效益。2、再者,目前卡连接器之外型、体积皆趋于轻、薄、短、小之方向设计,而习用之复数接触端子B1具有可绕过其他接触部B12的弯折部B13之设计,其对应嵌设之端子槽A11的面积亦相对的增大,且端子槽A11为符合各种形式之接触端子B1,如此会导致绝缘本体A的设计趋于复杂,于射出成型时较为困难,再加上卡连接器之端子槽A11需有可供各接触端子B1置入之插置空间,而使得端子槽A11二侧壁厚亦较为薄小,若利用治具将接触端子B1强压组装于端子槽A11内,极容易于组装后使绝缘本体A产生变形或直接造成破碎,故,此种结构设计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3、上述之复数接触端子B1是于各焊接部B11一侧平行延伸有可绕过其他接触部B12的弯折部B13,再于弯折部B13末端设有一接触部B12,其接触部B12係呈一凸出球面状,于用户识别卡推入后,会抵压球面状之接触部B12,而使平行延伸之弯折部B13受抵压力而呈一弹性变形,但此种平行延伸之弯折部B13的弹性复位行程短,而容易造成用户识别卡于长时间的经常性插拔后,使得平行延伸之弯折部B13产生弹性疲乏进而造成型变,以致各接触端子B1与用户识别卡接触不良,而导致讯号短路或影响资料传送之稳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骅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骅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39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过生物反应器的方法繁殖蝴蝶兰的方法
- 下一篇:风力发电机组的调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