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C/ABS次料改性回收配方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23187.X | 申请日: | 200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3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岳瑟;刘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K5/03;C08L55/02;C08L51/00;C08K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8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c abs 改性 回收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C/ABS次料的回收配方。
背景技术
PC/ABS(聚碳酸酯/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合金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工程塑料,兼有PC和ABS的优点,既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又具有成型性好,耐应力开裂能力好的特点,适合于成型大型薄壁的制件。PC/ABS合金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家用电器、通讯设备如移动电话等、办公设备如计算器和打印机等等。PC/ABS合金的大量使用,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大量次料,如口水料、报废的不良品等。目前对PC/ABS次料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采用焚烧或填埋的方式处理,但此种方式不仅不经济而且会带来环境污染,如焚烧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此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而采用填埋方式PC/ABS不易降解从而也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2)对PC/ABS次料进行简单的回收抽粒而不进行任何改性,降级为普通塑料使用,其虽比第一种方式较好,但依然未能充分利用PC/ABS的价值。(3)对PC/ABS次料进行改性回收,业界多采用,在回收PC/ABS时加入酸酐类反应性偶联剂,来提高机械性能,但此只能应用在对材料机械性能及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并且加入酸酐后,会对成型设备及模具产生腐蚀而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ABS次料改性回收配方,使PC/ABS次料得到经济的回收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额外的负担。
本发明提供的PC/ABS次料改性回收配方,以重量份数计算主要包括以下组分:
PC/ABS次料 75~90;
相容剂 1~3;
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 4~8;
溴系小分子阻燃剂 5~10;
锑系阻燃剂 1~3;
抗氧剂 0.1~0.3;
紫外线吸收剂 0.1~0.3。
其中,所述兼容剂优选为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
所述溴系小分子阻燃剂优选为十溴二苯乙烷。
所述锑系阻燃剂优选为三氧化二锑。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PC/ABS次料改性回收配方,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PC/ABS次料 90;
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 1;
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 4;
十溴二苯乙烷 5;
三氧化二锑 1;
抗氧剂 0.3;
紫外线吸收剂 0.3。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PC/ABS次料改性回收配方,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PC/ABS次料 83;
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 3;
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 7;
十溴二苯乙烷 5;
三氧化二锑 2;
抗氧剂 0.1;
紫外线吸收剂 0.1。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PC/ABS次料改性回收配方,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PC/ABS次料 77;
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 3;
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 8;
十溴二苯乙烷 9;
三氧化二锑 3;
抗氧剂 0.2;
紫外线吸收剂 0.2。
本发明提供的PC/ABS次料改性回收配方,其采用新的增韧剂和阻燃剂,对PC/ABS次料进行回收改性,使PC/ABS次料的力学性能和燃烧性能能够达到PC/ABS原料水平,使PC/ABS次料得到经济的回收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额外的负担,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PC/ABS次料、增韧剂、阻燃剂、抗氧剂及抗冲改性剂等成分,以重量份数按下述组成配方将所有原料进行共混:
PC/ABS次料 90;
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31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甲醛改性料
- 下一篇:角膜结膜病变的预防或治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