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地板加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23097.0 | 申请日: | 2006-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8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俊娥 |
| 主分类号: | B27M3/04 | 分类号: | B27M3/04 |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志鸿;刘娟宜 |
| 地址: | 239200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木地板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地板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特别适用于这样的木地板,这种木地板在同人体足底接触的表面周边带有倾斜面。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家居装修的档次也越来越高档。其中,地板往往是装修项目中数一数二的大项目。通常实木地板和复合地板成为家居地板装修工程的优选产品。
实木地板,是近几年装修中最常见的一种地面装饰材料。实木地板名称由木材名称与接边处理名称组成。接边处理主要分为平口、企口、双企口三种。平口地板由于其同周边地板的邻接边采用平面形式而得名,属于淘汰产品。企口地板则在其同周边地板的邻接边上设置有若干个内凹的槽口或数量对应的外凸榫头。
复合地板,或者叫做复合木地板,也叫强化木地板,一般由四层材料复合组成:底层、基材层、装饰层和耐磨层组成。
1)底层:由聚脂材料制成,起隔绝地面水汽和防潮的作用。
2)基层:一般由密度板制成。密度板,也称纤维板,是以木质纤维或其他植物纤维为原料,施加脲醛树脂或其他适用的胶粘剂制成的人造板材。根据密度板密度的不同,分为低密度板、中密度板和高密度板。密度板由于质软,耐冲击,因此其二次加工工艺简便。
3)装饰层:将印有特定图案例如仿真实木纹理的特殊纸张放入三聚氢氨溶液中浸泡,并利用三聚氢氨加热反应后化学性质稳定,不会再发生化学反应的特性,使这种纸张成为一种美观耐用的装饰层。
4)耐磨层:是在强化木地板同人体足底接触的表层上均匀压制一层以三氧化二铝为主要成分的耐磨剂。三氧化二铝含量和薄膜厚度决定了强化木地板的耐磨特性。例如每平方米含三氧化二铝为30克左右的耐磨层,在摩擦试验设备上摩穿耐磨层的转数约为4000转,含量为38克的耐磨转数约为5000转,含量为44克的耐磨转数约在9000转左右。三氧化二铝含量和薄膜厚度越大,转数越高,强化木地板也就越耐磨。
为了安装便捷,无论是实木地板,还是复合地板,单片地板在同人体足底接触的表面周边都带有斜面。该斜面在垂直于木地板足底接触面的截面上约呈梯形,构成木地板的边沿倒角。该梯形的上底位于木地板同人体足底接触的表面上,该梯形的下底是前述斜面的投影线相对于上底的两个端部之间的连线,该连线在垂直于木地板足底接触面的截面上大约位于木地板的中上部。在地板拼装状态下,于相邻地板片之间的接缝处,两片地板的前述斜面相互贴合,在木地板同人体足底接触的表面上构成下陷的凹槽。该凹槽的横截面形状通常呈英文字母V或U。由于凹槽的存在,使地板拼装后整体效果更加美观,且可防止地板因加工误差导致的磨损。
习知的木地板加工工艺,针对地板边沿进行倒角处理的常见工艺方法,以带有凸棱模板进行模压产生倒角的方式居多。但是这种工艺方法在实际生产中仍存在一些缺陷。主要由于第二模板只能上下移动,并且上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在铅垂方向的间隙很小,导致前述木地板装入第二模板的模腔后堆积于其表面上的灰尘不易清洁,致使压贴时木地板板面容易产生污点,影响到产品的外观质量,降低产品的合格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地板加工方法,该方法可以杜绝由于板面不清洁而产生的木地板板面污点现象,降低次品产生率。
本发明木地板加工方法,是将长方形或正方形半成品形态的木地板送入开槽装置,在木地板平行于自身厚度方向的两个相邻侧边上分别开凿出沿平行于木地板板面方向向外部延伸的凸榫,在木地板平行于自身厚度方向的另外两个相邻侧边上分别开凿出沿平行于木地板板面方向向木地板内部延伸的凹槽。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与凸榫对应或相同。在开凿凸榫和凹槽之前,将半成品形态的木地板放入可以沿垂直于木地板板面的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二模板中,保持木地板的耐磨层外表面与第二模板的板面凸棱相接触。第二模板沿垂直于木地板板面的方向运动至与处于固定状态的第一模板合模。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模腔在平行于木地板板面的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与木地板对应。第二模板的数量为两块,且可在平行于木地板板面的方向交替进入与第一模板合模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俊娥,未经张俊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30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气过滤用复合过滤芯
- 下一篇:分体式电子冷暖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