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牡蛎壳粉的海洋药物美容防晒霜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22710.7 | 申请日: | 2006-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1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东;洪鹏志;许燕丽;朱圣文;范润珍;彭少伟;林宏图;谷长生;苗艳丽;郭先霞;颜建斌;陶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8/98 | 分类号: | A61K8/98;A61K8/97;A61Q17/04;A61Q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4088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牡蛎 海洋 药物 美容 防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含有牡蛎壳粉和红树林提取液防晒成分的海洋药物美容防晒霜及其制备方法,属海洋生物天然化妆品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医学上,根据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把紫外线(UV)分为三段:一是短波紫外线(UV-C),光谱为180-280nm。它可引起蛋白质和类脂结构的变化,干扰核酸代谢,具有“阻和作用”,但因为太阳穿过大气层时,已被臭氧层完全吸收,但现今臭氧层空洞越来越严重,故现代人越来越需要使用防晒霜来保护自己的皮肤,经常反复受紫外线照射可促使皮肤衰老,皮肤变干燥,粗糙,发生色素斑以及过早出现皱纹和各种皮炎,红斑,严重的还会引起皮肤癌。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开发防晒霜来防止阳光中紫外线对皮肤造成的伤害。目前,化妆品中的防晒霜大多使用化学合成的化学性防光剂,如对氨基苯甲酸及其酯类(PABA),水杨酸酯类,二苯酮及其衍生物,苯酰苯乙烯,对甲氧基肉酸酯类,邻氨基苯甲酸酯类,甲烷衍生物,咪唑丙烯酸等。上述化学合成的防晒剂均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安全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美国皮癌基金会就曾报告过PABA产品可能含有致癌物质。近年来,人们对防晒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越来越关注,安全又高效的防晒霜成为一种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品。相关的研究表明红树林的提取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紫外吸收能力,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海洋植物防晒剂,牡蛎壳粉高含碳酸钙,是一种能遮断长波紫外线的天然的海洋散射紫外线药,且含有具有美容作用的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可以用于制备安全高效美容防晒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有牡蛎壳粉和海洋天然植物红树林植物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美容防晒霜,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外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述防晒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含有牡蛎壳粉和海洋天然植物红树林植物提取物的美容防晒霜,由以下组分组成(重量百分比):
A组份:硬脂酸 2-4
单硬脂酸甘油酯 4-6
防腐剂 适量
B组份:液体石蜡 13-15
甘油 6-8
红树林植物提取液 1-3
吐温-80 适量
C组份:牡蛎壳粉 0.5-1
VitE 0.5-1
香料 适量
去离子水至 100
本发明的含牡蛎壳粉的海洋药物美容防晒霜由以下步骤制得:
红树林植物提取:
采用的红树林植物为:秋茄、木榄、红海榄中的一种或多种,加入5~8倍量95%的乙醇回流提取2h,重复两次,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1克提取液相当于2克生药,备用。
防晒霜的配制:
将A组份加热到75℃,溶解后加入B组份,升温至90℃保持10分钟后降温至65℃,再加入C组份中的去离子水,混合,迅速搅拌,保持65℃20分钟,再降温到55℃时加入Vit E,激烈搅拌使之充分乳化,冷却至40℃,加入牡蛎壳粉,迅速搅拌后再加入香料,继续搅拌30分钟,直至把气泡全部赶走后冷却至室温即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防晒霜含有牡蛎壳粉和海洋天然植物红树林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其中牡蛎壳粉高含碳酸钙,是一种安全的天然的物理性防光药,能够遮断长波紫外线,而且牡蛎壳粉含有具有美容作用的微量元素和17种氨基酸;而海洋天然植物红树林的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安全性高,活性高的天然海洋植物防晒剂,因此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防晒效果。本发明防晒霜的制备方法利用了防晒冷霜的常规工艺,制备方法简单可靠。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配方比例和制备工艺,实施例如下:
最佳配方比例:
硬脂酸 2
单硬脂酸甘油酯 5
防腐剂 适量
液体石蜡 15
甘油 6
红树林植物提取液 1
乳化剂TW80 适量
牡蛎壳粉 0.5
Vit E 1
香料 适量
去离子水 至100
制备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27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油槽式电饼铛
- 下一篇:可变角度的管状连接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