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墨管固定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21529.4 | 申请日: | 2006-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5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 发明(设计)人: | 周必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永武 |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供墨管 固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供墨管固定机构,尤指一种适用于使用连续供墨系统的打印输出装置的供墨管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与需求成长,目前的打印输出装置不仅可打印各式文件及表单,还可提供文宣资料及数字相片的输出,俨然成为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输出设备。不过,现有打印输出装置为了应付大量且多样化的打印工作,将使得墨水匣中的墨水快速地消耗,再加上墨水匣的储墨量有限,因此很快就必须更换新的墨水匣,如此一来势必要中断打印工作,对于需要大量打印的使用者来说十分不方便,且长期下来耗材成本过高,也不符合环保概念。
有鉴于此,一种连续供墨系统便应运而生,其是通过一条或数条供墨管,将墨水自大容量的外墨盒引导至打印输出装置的墨水匣中,使墨水匣可利用喷墨头不断喷出墨水至喷墨媒体,例如:纸张,上的同时,该墨水匣也不断利用供墨管自外墨盒吸入等量的墨水以补充平衡,进而达到连续供墨的目的。
然而,在进行打印工作时喷墨头及墨水匣会来回反复地快速移动,进而会牵动与其连接的供墨管,此时若供墨管长度过长、没有固定供墨管或是没有限制供墨管的动作范围,很容易使供墨管于墨水匣移动时发生四散或压折的情形,因而导致供墨管或其他元件的动作受阻、失效或故障,甚至可能损及墨水匣而发生打印时断墨或是漏墨的情况。
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缺失,且能限制供墨管受墨水匣运作牵动移动范围,并确保不会影响到其他元件运作的供墨管固定机构,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墨管固定机构,其是利用导引部的通道来容置且支撑供墨管以限制供墨管的运动范围,并通过导引部相应墨水匣沿着供墨管的带动而于滑动槽中进行的滑移运动,以及板件相应墨水匣沿着供墨管及导引部的带动而进行的摆动,使供墨管随着墨水匣的运作方向进行相对应的运动,以确保供墨管不会影响到其他元件的运作,从而解决现有墨水匣移动时供墨管容易发生四散或压折而导致供墨管、墨水匣或其他元件的动作受阻、功能故障或损坏,甚至于打印时发生断墨或漏墨等缺点。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供墨管固定机构,适用于使用连续供墨系统的打印输出装置,用以支撑及导引至少一供墨管,且至少一供墨管与打印输出装置中的墨水匣相连接,所述供墨管固定机构包含:支撑架,其固设于打印输出装置上;板件,其可摆动地枢接于支撑架上,且具有滑动槽;以及导引部,其可移动地枢接于滑动槽中且具有通道,使至少一供墨管贯穿通道,用以支撑至少一供墨管;其中,导引部相应墨水匣沿着至少一供墨管的驱动而于滑动槽中滑移,同时板件也相应墨水匣沿着至少一供墨管及导引部的驱动而摆动,以导引至少一供墨管随着墨水匣的运作方向进行相对应的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至少一供墨管与打印输出装置中的供墨平台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支撑架固设于打印输出装置的壳体表面或内部,且包含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分别具有凹槽。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板件的两侧分别具有转轴,转轴枢接于凹槽中,用以使板件可前后摆动。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导引部是圆环且具有沟槽,沟槽枢接于滑动槽中,用以使圆环于滑动槽中滑移。
本发明的另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供墨管固定机构,适用于使用连续供墨系统的打印输出装置,用以支撑及导引至少一供墨管,且至少一供墨管是与打印输出装置中的墨水匣相连接,所述供墨管固定机构包含:撑架,其固设于打印输出装置上;板件,其可摆动地枢接于支撑架上,且具有滑动槽;以及导引部,其具有沟槽及通道,通过沟槽枢接于滑动槽中,以使导引部可于滑动槽中进行滑移,且使至少一供墨管贯穿通道,用以支撑至少一供墨管;其中,导引部相应墨水匣沿着至少一供墨管的驱动而于滑动槽中滑移,同时板件也相应墨水匣沿着至少一供墨管及导引部的驱动而摆动,以导引至少一供墨管随着墨水匣的运作方向进行相对应的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该支撑架两端分别包含一凹槽。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该板件的两侧分别包含一转轴,转轴枢接于该凹槽中,用以使该板件可前后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15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线阵摄像机的工业X射线底片专用扫描仪
- 下一篇:热熔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