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染用新型碱剂及其生产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19221.6 | 申请日: | 2006-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970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何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鹰化工有限公司;广州金瑞鹰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P1/673 | 分类号: | D06P1/673;D06P1/667;D06P1/6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 地址: | 200065 上海市杨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印染 新型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印染用的助剂,尤其是一种作为煮练剂和固色剂的新型碱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品印染传统工艺中常用纯碱或磷酸三钠或烧碱作为煮练剂和固色剂,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单纯的纯碱和烧碱在印染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缺点,因此出现了替代品,如在先发明专利申请“一种活性染料染色用液体固色碱剂”,专利申请号200510050261.5,在该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活性染料固色过程中替代固体纯碱的液体固色染剂,但是此种染剂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适用范围不够广,仅用于活性染料浸染工艺,不适合轧染工艺、棉针织及棉纱前处理工艺;稳定性不够,染色不稳定,有重现性差及批差、缸差等问题;得色率差,有色浅现象,在pH值较低的条件下不上色,或在pH值较高的情况下水解。虽然出缸时小样颜色达到要求,但水洗后掉色达到50%以上等问题。常温放置时间一个月后易产生分层、结晶、沉淀或结冻现象;有不透明现象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助染碱剂存在的种种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克服现有不足的新型染色碱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印染用碱剂,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构成:
磷酸氢二钠:10%-20%,氢氧化钠:15%-30%,碳酸钠:5%-18%,碳酸钾:1%-10%,聚丙烯酸:0.1%-2%,氨基三亚甲基膦酸:0.8%-6%,羟基亚乙基二膦酸:0.8%-10%,1,2-磷酸丁烷-1,2,4-三羧酸:0.01%-5%,18-冠醚-6:0.01%-2%,余量为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印染用碱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反应釜中加入氨基三亚甲基膦酸、羟基亚乙基二膦酸、1,2-磷酸丁烷-1,2,4-三羧酸、聚丙烯酸、碳酸钾和水,并混合搅拌均匀,逐渐升温至120-140℃,然后滴加18-冠醚-6,并搅拌降温至常温,接着加入氢氧化钠,并升温至120-140℃,之后加入碳酸钠,并保温至有气体放出,最后加入磷酸氢二钠,并保温6-8小时。
优选地,上述制备方法,在滴加18-冠醚-6时,以1-2滴/分钟的速度滴加,滴加时间控制在4小时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首先,无论是化验室小样还是大样生产,新型碱剂取代纯碱后,工艺条件及处方基本不用调整,能直接替换,两种工艺得色无明显的差异,产品质量稳定。同时,新型碱剂的用量只有纯碱的1/8,在化料时更为快捷简便,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由于新型碱剂为液体,所以也不必担心因化料不当造成的管道堵塞。另外,新型碱剂易从织物上洗除。在染色过程用水量较使用纯碱时要少。新型碱剂的推广,可节约用水,同时也能够减轻环保的压力。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一种印染用碱剂,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构成:磷酸氢二钠:10%,氢氧化钠:15%,碳酸钠:5%,碳酸钾:1%,聚丙烯酸:1%,氨基三亚甲基膦酸:3%,羟基亚乙基二膦酸:2%,1,2磷酸丁烷-1,2,4三羧酸:2%,18-冠-6冠醚:0.5%,余量为水。
制备时,将1,2磷酸丁烷-1,2,4三羧酸、羟基亚乙基二膦酸、氨基三亚甲基膦酸、聚丙烯酸、碳酸钾和水加入反应釜中并混合搅拌均匀,逐渐升温至120℃,然后滴加18-冠-6冠醚,并搅拌降温至常温,接着加入氢氧化钠,并升温至130℃,之后加入碳酸钠,并保温至有气体放出,最后加入磷酸氢二钠,并保温6小时。滴加18-冠-6冠醚时,以1-2滴/分钟的速度滴加,滴加时间控制在4小时内。
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一种印染用碱剂,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构成:磷酸氢二钠:15%,氢氧化钠:20%,碳酸钠:10%,碳酸钾:5%,聚丙烯酸:0.1%,氨基三亚甲基膦酸:1%,羟基亚乙基二膦酸:1%,1,2磷酸丁烷-1,2,4三羧酸:2%,18-冠-6冠醚:0.1,余量为水。
制备时,将1,2磷酸丁烷-1,2,4三羧酸、羟基亚乙基二膦酸、氨基三亚甲基膦酸、聚丙烯酸、碳酸钾和水加入反应釜中并混合搅拌均匀,逐渐升温至130℃,然后滴加18-冠-6冠醚,并搅拌降温至常温,接着加入氢氧化钠,并升温至140℃,之后加入碳酸钠,并保温至有气体放出,最后加入磷酸氢二钠,并保温7小时。滴加18-冠-6冠醚时,以1-2滴/分钟的速度滴加,滴加时间控制在4小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鹰化工有限公司;广州金瑞鹰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鹰化工有限公司;广州金瑞鹰生物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92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砼填充用空腔模壳构件
- 下一篇: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鱼苗自动计数装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