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湿法去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17590.1 | 申请日: | 2006-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9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秋;徐云;张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F7/42 | 分类号: | G03F7/42;H01L21/00;H01L21/027;H01L21/311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继光 |
| 地址: | 201206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湿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制造工业中的去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制造工业中的全湿法去胶方法。
背景技术
在集成电路(IC)制造中,需要多次重复去除掩模用光刻胶这一步骤,因此清洁、高效地去胶工艺非常重要。硫酸(H2SO4)和双氧水(H2O2)的混合物可以用来去除未经注入或小剂量注入的光刻胶。同样,灰化流程在去胶过程中也经常被使用,在灰化流程中,衬底被加热,同时将光刻胶暴露在氧等离子体或臭氧中。然而,在去除大剂量离子注入光刻胶的非晶碳层时,标准的硫酸(H2SO4)和双氧水(H2O2)的混合物和灰化流程能起到的作用都有限。
因此,对于大剂量的离子注入,即离子注入量大于1×1014ions/cm2的情况下,现有技术中的去除光刻胶方法一般如下:
(1)用灰化流程去除绝大部分的光刻胶;
(2)用硫酸(H2SO4)和双氧水(H2O2)的混合物去除残留的光刻胶;
(3)用氨水(NH4OH)和双氧水(H2O2)的混合物去除残留的硫并减少表面微粒。
然而,由于灰化流程会导致晶圆表面的氧化和结构错乱,从而增加药液的损失。因此希望能够实现一种全湿法的应用硫酸(H2SO4)和双氧水(H2O2)的混合物进行去胶的流程,可以代替干法的灰化流程去除离子注入的光刻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湿法去胶方法,可同时对多枚硅片进行全湿法去胶,省去灰化去胶的流程,从而避免由灰化流程所引起的晶圆表面的氧化和结构错乱,降低硫酸(H2SO4)和双氧水(H2O2)的混合药液的消耗量,并能保证硫酸(H2SO4)和双氧水(H2O2)间的充分反应,从而达到理想的去胶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湿法去胶方法,包括:
同时将多枚硅片浸入敞开式湿法药液槽中,其中所述药液槽中盛有的药液为硫酸和双氧水的混合物;
将所述湿法药液槽加盖密闭,并将所述药液加温至180~240℃;
当多枚硅片都去胶完毕后,对所述密闭的湿法槽药液进行降温。
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即通过将多枚硅片浸入湿法槽中,然后对湿法槽进行密闭加温,并提高湿法药液温度的方法,保证了硫酸(H2SO4)和双氧水(H2O2)间的充分反应,从而实现了可同时对多枚硅片进行浸入式的全湿法无灰化去胶,由此避免了灰化损伤,降低了药液的消耗量,节约了成本;而且,减少了集成电路(IC)整体制造的时间,提高了产率并降低资金的投入;实现了良好的去胶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将多枚硅片浸入敞开式湿法药液槽中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将湿法药液槽进行密闭加温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去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如图1所示,将多枚硅片浸入一湿法药液槽中,所述药液槽为敞开式的,其中盛有的药液为硫酸(H2SO4)和双氧水(H2O2)的混合物;通常情况下,所述药液的温度为150±10℃。
然后,如图2所示,将湿法药液槽加盖密闭,并对所述药液加温,其温度范围为180~240℃,而当该混合药液的温度为200±10℃时,去胶效果最佳。
去胶结束后,如果在高温环境下,直接打开密闭槽,降压后的双氧水会迅速挥发,从而导致硫酸和双氧水混合药液的配比迅速变化。
因此当多枚硅片都被完全去胶后,需对密闭湿法槽药液进行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75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MD器件排列分选叠装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报文业务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