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绕线式电动机动态补偿控制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17164.8 | 申请日: | 2006-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5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进乐;孙玉鸿;张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追日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2K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6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绕线式 电动机 动态 补偿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功率因数动态补偿电路,特别是变负载下的功率因数补偿主电路。属于电动机功率因数补偿与节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功率因数补偿主电路”(专利号:03241179.0)提供的一种电动机功率因数补偿主电路,由变压器、投切开关和直流励磁电路组成,具有主电路简单、控制方便、成本低、可靠性高、轻载提高功率因数显著和节能降耗的特点。但对于轧机类冲击性变化负载,由于轻载和重载负载状态变化频繁,电机自身运行的功率因数显著不同,对补偿的要求也明显不同,出现轻载时补偿效果良好、重载时过补甚至失步、电机不稳定运行严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现象。而本专利公开的用双向可控硅实现快速软投切方法不充分,且由于是在电机转子回路,因可控硅通态电阻大等,在实际运行中不能保证正常的开断工作,不能克服重载正常稳速运行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运行可靠、提高功率因数能快速适应负载变化稳定运行,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的绕线式电动机功率因数动态补偿控制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绕线式电动机功率因数动态补偿控制器,包括变压器(TM),补偿接触器(KM2)、和直流励磁单元电路(ZT),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补偿控制器还包括一个由退出接触器(KM4)和一个负载检测电路组成的闭环控制回路,所述退出接触器(KM4)的主触头与直流励磁单元电路(ZT)的输出端并联。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退出接触器(KM2)的三组主触头,其两端分别并联形成两个端头。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负载检测电路由电流互感器(TA)和信号变送器(ZB)组成,电流互感器(TA)检测异步电动机运行电流的大小;信号变送器(ZB)的输入与电流互感器(TA)的输出信号相连,信号变送器(ZB)输出信号与退出接触器(KM4)的线圈相连。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直流励磁单元电路(ZT)采用三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进行调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增加了一个用于重载投切的的退出接触器及用于快速检测的负载状态检测电路,针对频繁冲击性负载,重载退出补偿时避免了KM1、KM2频繁切换可能产生的包括大电流、短时开路等问题。由于退出接触器可三组主触头并联后做一相使用,大大增强了其开断能力,提高切换频繁动作的寿命,使得负载轻时异步电动机处于同步运行,功率因数补偿明显;重载时则自动退出,电动机异步运行提高过载能力,实现稳定运行。具有成本低和可靠性高的特点,确保电动机安全、连续可靠运行。同时退出接触器KM4的工作状态与适时负载检测电路组成闭环控制回路适应负载变化,避免了其它主接触器带载频繁开断,可实现异步电动机补偿回路的快速关断、投切,提高变负载下的过载能力。本发明主要用于变负荷工作状态下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功率因数动态补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控制器的一种实施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追日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追日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71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西红柿冰淇淋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无变差的电压测量仪





